今年這個流感季來勢洶洶,這一點無論是家長、醫生還是職場人士,都已經直觀地感受到了。一個班只要有一個孩子生病,幾乎就會全班接二連三病倒。兒童醫院里人滿為患,小病人們的候診時間動輒就是七八個小時。醫院的兒科醫生本來就人手不足,遇到這種情況更是捉襟見肘。
1月8日,天津市海河醫院就張貼了通知,表示該科的三名兒科醫生由于超負荷工作,已經全部病倒,其中一位醫生也是因為得了流感,并傳染給了全家。因此兒科不得不停診,何時開展尚不能確定。
資料圖
與此同時,在美國,今年的流感形勢同樣告急。在1月9日的美國疾控中心通氣會上,官員表示,美國正在經歷數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流感季,目前流感已在美國46個州廣泛流行。在西部加州和亞利桑那州的急診室里起滿了患流感的病人,針對流感的特效藥目前在多地供應短缺。
到底有多嚴重?
直觀的感受得到了數字的印證。這份由世衛組織于1月7日更新的圖示中,顏色越深的區域流感越嚴重,可以看到,中國已經處在最深色的地區,目前處在“區域性爆發”(Regional Outbreak)的級別,需要高度警惕了。
資料圖
中國流感監測結果提示,2018年第1周(1月1-7日),全國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占門急診病例總數百分比(ILI%)為6.0%,高于2015-2017年同期水平(3.0%、3.2%、3.3%);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為41.0%,高于2015-2017年同期水平(13.2%,15.8%,20.2%)。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ILI%為5.8%,高于2015-2017年同期水平(4.1%,2.9%,3.8%);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為48.5%,高于2015-2017年同期水平(32.2%,17.5%,26.5%)。
總體來說,中國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報告的門急診流感樣病例比例和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均高于過去3年同期水平,全國報告的流感暴發起數顯著高于往年同期;流感確診住院與重癥病例數也有所上升。
流感的威力非同小可,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多數人患季節性流感不需藥物治療,可在一周內自行緩解發熱等癥狀,但流感對一些高危人群可能會有嚴重甚至致命的健康威脅。
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5-10%的成人、20-30%的兒童罹患流感,導致300萬至500萬例重癥病例,約29萬至65萬人死亡。
順便說一句,中國看起來每年流感死亡人數遠低于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這并不是傳說中的中國人體質不怕流感,而是因為統計口徑不同,簡單說,一個心血管病患者得了流感后不幸因并發癥而去世,歐美衛生部門會將死因歸為流感,而中國則是按其基礎病來統計,所以死因歸為心血管疾病。
這個流感季為什么格外兇猛?
三個原因:爆發提前;預防不力;優勢病毒株較為兇悍。
從中國國家疾控中心的數據可以看出, 2017年11月全國流行性感冒病例為27731例,死亡5人。這個數字比10月份高了1.1萬例,較2016年同期的20800例增長了33%。這意味著中國今年較早進入了流感季。
同樣的趨勢在美國也出現了,流感季比平時提前了幾周,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西(Anthony Fauci)說:“當地區爆發早期開始時,這通常不是一個好兆頭。”原因在于,較長開始可能意味著流感季拉長,更多的人最終感染流感。
其二則是流感疫苗接種率偏低。美國國家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2016-2017年美國流感疫苗的接種率未成年人達到43.3%, 成人約59.0%左右。而在中國,這個數字只有2%,國家疾控官員介紹說,每年流感疫苗供應市場的有2600萬,但只能打到2000多萬。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民眾對流感疫苗的效果與安全性存在誤解,將流感與普通感冒混為一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接種場所不普遍,很多地方只對有本地戶籍的老人兒童提供免費疫苗,因此不會專程跑一趟醫院花錢接種(參考價:美國3價疫苗自費為34.99美元左右,4價疫苗為40.99美元左右,中國的國產和進口3價疫苗通常都為100元左右)。
疫苗接種率低的后果是人群總體風險較高,處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剛剛結束了一個嚴峻的流感季,由于總人口接種率只有20%,在西澳大利亞州甚至低至10%,結果今年澳國流感病例較去年增長了156%左右,至少因此導致370人死亡。
另一個原因是就算打了疫苗,面對今年的優勢病毒株也有點無奈。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每年世衛組織都會預測隔年最可能流行的病毒株,使藥廠能據此開發疫苗,可是這個流感季運氣太不好了,疫苗不管在澳大利亞、在東亞、還是在美國,都跟優勢病毒株不那么契合。
今年中國流感的總體形勢是乙型流感病毒的Yamagata系毒株(簡稱BY)占流行優勢,甲型H1N1和甲型H3N2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然而,世衛推薦的三價流感疫苗中含有的乙型流感毒株成分,并非是中國占流行優勢的BY系毒株。簡而言之,高考理綜最后一道題押錯了!不過稍稍可以安慰的一點是,這種乙型流感癥狀比美國目前肆虐的甲流要輕些。
在其他地方,疫苗的運氣也不太好。澳大利亞流行的主要流感病毒是H3N2。這種流感病毒被稱為“病毒株中的熊孩子”,它較其他病毒株威力更強,尤其會對老人和嬰幼兒造成嚴重打擊————在澳國就有多家老人院的老人們集體感染,多人去世。而且在澳大利亞的這個流感季后期,病毒甚至還出現了小規模的抗原變異,導致疫苗免疫效果進一步下降,部分衛生從業者甚至認為在澳國的疫苗有效率僅為10%。
現在在美國流行的也是甲型H3N2流感,不過衛生官員認為,在該國的有效率應該能達到30-40%左右。
資料圖
該如何應對?
首先,打疫苗,盡快。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雖然今年采用的流感疫苗對BY系毒株不具有保護力,但由于目前還同時存在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Victoria系的流行,流感疫苗對它們仍然是有防護力的。
家里的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流感高危人群的,尤其應該接種流感疫苗,6 月齡以下嬰兒、孕婦和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也應考慮接種流感疫苗。考慮到接種2周后疫苗方可產生預防作用,所以宜早不宜遲。
其次,勤洗手。
常常洗手,避免用手指直接接觸鼻子、嘴巴或眼睛,是預防感冒和流感最關鍵的途徑之一。
如果自己或者家中的小朋友出現了感冒或流感癥狀,不要上班上學,居家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家中有人生病了,需要清潔消毒家中常用的家具、碗筷等,在家中有老人或其他有慢性病的患者時要盡量避免相互接觸。可以使用一次性用品,比如紙杯子和紙質餐具、一次性毛巾等,避免病菌在家中傳播。
出現什么癥狀時,就該上醫院了?
持續高燒、身體疼痛,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嚴重嘔吐和腹瀉,都是需要警惕的癥狀,如果你感覺呼吸困難,或者服用像泰諾寧這樣的藥物無法控制高熱,就需要去醫院了。
如果是嬰幼兒、老人或者有糖尿病、心臟病這類慢性病,在出現上述癥狀時尤其應該盡快求醫。記得患者和陪護的親友在上醫院時都要戴上口罩。
醫院需要通過鼻咽拭子的采集進行抗原檢測,來對流感進行確診。
一旦確診為流感,國家疾控中心建議在早期尤其是發病48小時之內應用像奧司他韋(達菲)這樣的抗病毒藥物,它能顯著降低流感重癥和死亡的發生率。抗病毒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而在美國大型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醫生們已經得到建議,不管病人有沒有確診流感,在出現類似流感的癥狀時,都可以給病人開具達菲。需要注意的是,該藥在多地都已經出現供應緊張的問題。
此外,不管是感冒還是流感,都不要服用抗生素,不僅無益,而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