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入冬以來,流感比往年來得兇猛,各地醫療機構門急診人數因此劇增。不過,作為有效預防措施的流感疫苗在中國的接種率并不高。
“我國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不高,還不到2%。大概每年供應市場的有2600萬疫苗,但只打了2000多萬。接種的數量還是太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1月9日舉行的“2018年流感防治工作有關情況發布會”上表示。
應對流感來襲
隨著冬季的到來,中國的醫療機構被流感患者擠滿。根據國家衛計委發布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2017年10月流行性感冒發病人數16049人,11月為27731人,死亡5人。
流感是常見的季節性傳染病,絕大多數為輕癥,重癥和死亡的病例較少,季節性流感一般的病死率大概為0.01%。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顯示,全球每年約5-10%的成人和20-30%的兒童罹患季節性流感,導致全球300萬-500萬住院病例和25萬-50萬死亡。而在我國每年有約有高達6500萬-1.9億人感染流行性感冒。
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2017年入冬以來,我國流感活動水平上升較快,且仍處于上升態勢。多地醫院門急診和住院患者、重癥患者增多,診療壓力大。
為了更好地應對這場流感,目前已經啟動全國554個監測點,有400多家網絡實驗室進行流感監測,同時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版)》,指導各地開展醫務人員培訓,做好當前流感醫療救治工作。對老年人、兒童、孕婦、有基礎性疾病的重點人群將進行及時治療和使用抗病毒藥物。
焦雅輝介紹,今年的流感從臨床癥狀上來講,和以往的流感沒有什么特異性表現,基本都是高熱、畏寒、全身肌肉酸疼、乏力等流感典型癥狀。但是,今年與往年不同的特點是除了乙型流感感染的病人以外,還合并了甲型的幾個亞型病毒的感染,比如甲型H3N2、甲型H1N1。乙型流感患者數量相對多,但是癥狀比較輕,甲型流感患者數量少一些,但是癥狀可能會比較重。
“國家抗病毒藥物的供應保障是充足的,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焦亞輝表示,在生產供應保障充足的情況下,可能存在一些醫院在流感的高峰期,大家到醫院去會有開不到藥的情況。衛計委將要求全國的醫療機構要緊急采取臨時采購的措施,采購流感抗病毒的藥物。要求各地衛生計生委為醫療機構開啟臨時采購通道,保證醫療機構藥品供應,有充足的藥品,不能夠以任何的理由來影響患者對藥品的獲得。
接種率不足2%
面對來勢洶洶的流感,中國流感疫苗的接種率卻不足2%。
“盡管流感疫苗在我們所有的有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中效果不像經典的麻疹、脊灰疫苗那樣效果好,而且需要年年接種,但是相對于勤洗手、戴口罩、通風換氣等非特異性的預防措施,疫苗仍然是最好的預防手段。”馮子健說。
流感被稱為眾疫之王,流感大流行可導致全球性災難,有記載的世界范圍的大流行已超過30次。
在抗病毒藥物使用有限的情況下,安全有效的疫苗就成為了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已經是全球的普遍共識。可在中國,流感疫苗的使用卻不盡人意,無意中也助力了流感的流行范圍加大。
“我們還是不斷呼吁,建議做好每年的流感疫苗接種,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得到疫苗的保護。” 馮子健表示。
在WHO立場文件解讀及對中國流感預防工作的建議中,WHO建議對孕婦、醫護工作者、6月齡~5歲兒童、65歲以上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優先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應加強65歲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種,因流感相關死亡中90%發生在65歲以上,且65歲以上的住院患者感染流感的病死率遠遠高于其他群體。
但一位基層接種人員表示,“在基層接種的人很少,主要是公眾和管理人員對疫苗都有認知錯誤,公眾不能直觀地看到疫苗的受益,而且覺得疫苗不安全。其次是宣傳問題,流感疫苗作為二類疫苗,省級以下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二類疫苗接種建議。總而言之,有很多因素導致接種率不高。”
流感疫苗是否可免費接種?
“中國沒有養成流感疫苗接種習慣,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可以增強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減少得流感的幾率或者降低流感危害程度。其次,流感疫苗價次升級,從3價到4價,增加一個乙型毒株,可避免出現像今年北半球疫苗中缺少Yamagata系的情況。而在生產工藝上,如果改為細胞培養工藝,生產周期可以縮短,推薦毒株的時間可以后延,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毒株預測準確性。”一位疫苗專家表示。
WHO每年都基于對下一個流行季節流感病毒流行株的預測結果,提出全球流感疫苗株的推薦意見,然后企業進行研發和生產。但是由于流感的流行株在不斷發展變化,因此需要定期對流感疫苗中的毒株進行評價和更新。這樣的機制會導致出現后發制人的流感病毒與先發“治人”的流感疫苗不匹配,使得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打折扣。
“不過由于流感疫苗中有3-4種抗原組分(目前國內只有3價流感疫苗,含3種抗原組分),而且不同時間段流行毒株可能有差異,所以即使有部分毒株在當前可能預測不準,但對其他當前預測準確的毒株或者在其他時間段流行毒株匹配時仍具有保護作用。”上述疫苗專家表示。
當前在中國,如何推動公眾接種流感免疫,進一步提高流感防控能力,仍是我國政府、科研人員以及醫務工作者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曉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流感疫苗屬于二類疫苗,這可能是接種低的一個原因。不過在北京、上海免費接種流感疫苗,接種率也不是很高。主要公眾對疫苗、對流感的認識不到位,認為流感也是普通感冒。目前還沒有把流感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中的計劃,這還牽扯到國家財政投入的問題,如果國家出錢采購了疫苗,沒有人接種,也是一種浪費。”
根據WHO公布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78個國家將流感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我國目前使用的是3價流感滅活疫苗,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65歲以上老年人流感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減少流感相關住院及死亡,繼而降低治療花費,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
據專家表示,由于考慮到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龐大,每劑次流感疫苗的費用和接種實施成本約50元,總費用較高,且我國現有的免疫預防接種服務體系無法負荷。因此現階段不建議在全國范圍內實施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的措施。建議在部分經濟發達、具備免疫服務條件的地區,可逐步針對老年人等高危人群開展流感疫苗免費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