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鄉村醫療建設刻不容緩
健康新聞 720 0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進一步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持續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完善分級診療體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基層診療能力的薄弱,是分級診療難以推開的原因之一。在分級診療不完善的情況下,群眾扎堆前往三級醫院就診,造成醫療擁堵。
對此,建議深化改革鄉村醫生薪酬制度,對標鄉村教師培養計劃,增加鄉村地區定向委托培養鄉村醫生、護士數量,補充中醫、全科、公衛方向定向委托培養鄉村醫生。增加鄉鎮衛生院編制,將醫療工作者全部納入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針對偏遠人少的村組安排定期坐診、巡診,加大對鄉鎮衛生院的規范管理及幫扶力度。(本報記者常河采訪整理)
上一篇:
謝敏豪委員:讓體醫融合在全民健身中發揮作用
下一篇:
中消協等倡議:鼓勵線上點餐推出“菜量自動提醒”功能
易網健康養生網,致力于都市養生知識的普及,推進養生理念的更新。易網養生網提供專業、完善的養生信息服務,涵蓋中醫養生、食療養生、養生保健、心理養生、養生小常識、女人養生、房事養生、經絡養生,愛眼護眼、養生小知識和順時養生等。作為養生第一門戶,秉承傳播科學養生方法和理念將養生貫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讓養生大眾化,全民化,科學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1276
黨的二十大為公立醫院發展繪就了宏偉藍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作為擁有178年悠久歷史的百年老院,積極與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標對表,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落實的思路舉措、凝聚成干事創業的精神動力,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道路上守正創新,在上海建設亞洲一流醫學中心的道路上勇當排頭兵,在公立
1725
【新春走基層】 穿過一排排村屋,不用特別尋覓,一座帶小院的白色房子就出現在眼前。好認、好找,可能是這座房子最大的特征,也是最大的便利。 60多歲的張炳乾對這座房子再熟悉不過了,他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一次。這位患有慢阻肺的老人,一大早又來了。接待他的是老朋友楊裕狂,一名行醫40多年的老村醫。 春節期間
716
“高齡人群癥狀緩解,但影像學改變不明顯的,存在復發風險。要關口前移,密切觀測,先癥而治,截斷病勢……”1月17日,在天津一個重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中醫專家會診視頻會議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等知名專家為基層醫院提出會診申請的疑難危重病例“把脈開方”,提出治療方案。 從2020年開始,天津梳理全
304
大年初一,新春佳節。山東省煙臺市的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小欽島鄉碼頭桅桿林立。漁民收網上岸過年了,鄉衛生院醫生王輝則迎來最忙碌的時間。這是她在海島崗位一線度過的第三個春節。 “我是小欽島唯一的醫生,節骨眼兒時得頂上。”王輝是山東萊陽人,2008年大學畢業后,通過“三支一扶”計劃,登上了駛向
68
政策調整之后,如何有效地防止醫療資源擠兌?如何降低重癥和死亡的發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邀請有關專家——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進行了解讀。 問:“乙類乙管”后,如何有效地防止醫療資源擠兌?如何降低重癥和死亡的發生? 焦雅輝:近一段時間,發熱門診的診療
841
當前,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的重癥發生率如何?老年人感染后什么情況下需要就醫?如何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做好重癥救治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和有關負責人進行解答。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發生重癥的比例高于年輕人。”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李燕明說,冬季比較寒冷,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老年
506
核心閱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公共衛生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大健康宣傳教育力度……各地持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努力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下沉衛生資源 強化中醫特色一上班,村醫孫瑩就忙
363
人民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喬業瓊)重癥醫學床位接近10張/10萬人、“可轉換ICU”儲備醫師10.6萬人……在今天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為公眾介紹了我國現階段的重癥救治能力和醫療資源儲備情況,回應社會關切。焦雅輝介紹,目前,全國的重癥醫學床位總數是1
169
現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識也強,稍微有一點不舒服,就喜歡去醫院做個檢查, 然后開一些藥。但是,有很多病聽起來很嚇人,其實都是不用治療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錢!飯后燒心:吃花
116
立秋后秋燥襲來,不少人感覺身體干燥。那么怎么對付秋燥?12樣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凈,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腎排毒把香菜切
274
秋葵,在我國江西省的萍鄉以及南方地區有種植,是錦葵科秋葵屬植物,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調經等功效,主治咽喉腫痛,小便
130
平時要養生、不是老了再養生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沒病多檢
124
血液是滋養身體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也會出現一些“垃圾”,如果它們不能被及時“清理”,就會造成血液不清潔,變得黏稠,流通不順暢,從而影響健康。這時,不妨通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