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療法
1.掐天堂,掐人,掐老龍,捏正確,掐兩個人上馬,掐精寧,掐威靈,搗小天心,拿曲池,拿肩井,拿委中,拿昆侖。每天1~2次,連續1~2天。鎮驚熄風。用于急性高熱抽搐。
2.清心經,清肺經,清肝經,推三關,退六腑,清天河水,按天突,推天柱,推脊,按豐隆。清熱祛痰,清心開竅。用于急性期神志昏迷。
3.從大椎開始,沿脊柱向下,用滾法反復操作5次;然后按揉肝俞、膈俞、膽俞、脾俞、腎俞得氣;然后用擦法從上到下,到強烈的熱感;然后從肩膀開始,滾肩,按揉上肢內外側,點肩井,天宗,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用滾法從臀部向下到膝蓋,點擊環跳、風門、陽陵泉、昆侖穴;最后,依次搖動肩膀、肘部和腕關節,扭曲手指并拉伸,搖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每天一次,7~10天一次。舒筋通絡,活氣活血,促進肢體功能恢復。用于恢復期肢體癱瘓。
針灸療法
1、體針急性期取百會、風府、風池、大陵、后溪、涌泉、氣海。用瀉法,酌情可留針20分鐘至4小時不等。高熱加曲池、大椎、委中,委中以三棱針點刺出血,余穴用涼瀉法,留針20分鐘;昏迷加十宣、印堂,均刺血,氣海以艾卷雀啄灸,直至神志清醒;抽搐加水溝、身柱、合谷、太沖,用瀉法,持續運針至搐止,并留針2~4小時以防復發;尿潴留加關元、曲骨、三陰交,其中,關元可穿透曲骨穴,反復施用腹瀉法,也可采用震顫法,取三陰交穴,平腹瀉法,必須注射尿感后注射。治療間隔取決于病情,輕每天2~3次,重6小時1次。原則上,第一次針灸體溫下降后,第二次針灸治療。
恢復期和后遺癥期取大椎、曲池、足三里、四神聰、風池。針灸平補平瀉。舒筋活絡,氣化滯。不用于四肢。
2、頭針運動區、舞蹈震顫區、語言區、感覺區。配合體針:失語加啞門、廉泉、通里;角弓反張加神門、筋縮、內關、大陵、腎俞;肌肉攣縮、肢體癱瘓、針刺曲池少海、陽陵泉透陰陵泉;陰虛熱加三陰交、大鐘、水泉。實證瀉,虛證補。1日1次,7日1次,間隔2~3天,第二次。
【藥膳】
1.香蕉根蜂蜜汁:
新鮮香蕉根1000g,蜜糖適量。
【制法】去皮新鮮香蕉根,清洗干凈,搗碎后絞成汁,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加入適量蜂蜜。
【功效】具有清熱生津、益氣養陰的功效。用于乙腦初期。
[服法]500~l000mL/d,溫服。
二、二葉豆豉翠農湯:
【原料】大青葉、鮮荷葉、淡豆豉9g,西瓜翠衣15g,適量的白糖和清水。
[生產]清洗前四種藥物,放入沙鍋煎汁,加入白糖。
【功效】清涼透明解毒。用于輕度乙腦疾病,如發熱、微寒、頭痛、精神不好、微嘔吐、口渴不良、舌苔薄白、脈浮數等。
[服法]1劑/服法]d,連服4~5日。
3,化斑粥:
[原料]生石膏30~600g,玄參10g,犀角3~5g(或水牛角6~10g),半片鮮荷葉,30片綠豆g,白粳米100g,清水適量。
【制法】將玄參、荷葉洗凈,用石膏加水煎取汁。然后用粳米、綠豆煮粥,調入犀角末。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用于乙腦,營血熱,高熱口渴,煩躁不安,皮膚斑點。甚至吐血出血。
[服法]溫服。2~3次/d。
四、雙西瓜杯:
[原料]一個西瓜(約2500g),鮮茅根60g,鮮蘆根100g,鮮菱角、山楂餅、糖蓮子、鮮荔枝各50個g,金山雪梨30g,白糖300g,罐頭銀耳,適量清水。
[制作方法]將西瓜洗凈皮膚,橫切1/6作為蓋子,將西瓜切開的杯口上下切成鋸齒形,挖出果肉備用;果肉、山楂條、菱角分別切成小粒,蓮子切開,雪梨切片,荔枝切成小塊;將新鮮的茅根和蘆根洗凈,用水煎300汁mL,加入白糖溶解后,加入蓮子、瓜肉、菱角、雪梨煮沸。然后加入山楂丁,放入鍋中,與銀耳一起倒入西瓜杯入冰箱1~2小時。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用于營血、高熱口渴、躁動不安、皮膚斑點,甚至吐血、出血等疾病。也可用于乙腦早期。
【服法】隨量服食。
五、水牛角龍湯:
水牛角50~1000g(或犀牛角3~6g),地龍9g,清水適量。
【制法】水牛角切片,在沙鍋里煎2小時,然后在地龍煎。
【功效】清營涼血,熄火止痙。用于乙腦,熱入營分為高熱,尤其是下午或晚上,頭痛劇烈,抽搐昏迷,頸部強直,角弓反張
[服法]1劑/服法]d。分2次服用。
六、生石膏荸薺湯:
[原料]鮮菱薺2500g,生石膏30g,清水適量。
【制法】將菱角洗凈去皮,與石膏同放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加入少許冰糖,煎煮30分鐘。
【功效】清熱解毒。用于預防流腦或早期流腦。脾胃虛寒者慎用。
【服法】吃菱角湯,不拘時限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