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識別漸凍癥準確率達97%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據新一期《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美國杰克遜霍爾非營利性腦化學實驗室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高度準確的血液檢測方法,能診斷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俗稱“漸凍癥”)。ALS患者通常會出現行走、說話、吞咽和呼吸方面的困難,這些癥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最終導致死亡。目前尚無治愈方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據新一期《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美國杰克遜霍爾非營利性腦化學實驗室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高度準確的血液檢測方法,能診斷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俗稱“漸凍癥”)。ALS患者通常會出現行走、說話、吞咽和呼吸方面的困難,這些癥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最終導致死亡。目前尚無治愈方
科技日報北京5月16日電 (記者劉霞)英國牛津大學人口健康中心科學家開展的兩項最新研究發現,血液中的一些蛋白有望提前7年揭示癌癥風險。研究團隊認為,其中一些蛋白不僅可以比現有方法更早地檢測出某些癌癥,還有助于早期治療或完全預防這些癌癥。相關論文發表于15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在最新研究中,科學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1月16日報道,加拿大科學家在青少年的血液中發現了9種標志物,這些標志物與幾個月后這些青少年出現更嚴重的抑郁癥狀有關。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識別出更容易罹患抑郁癥的青少年,并為他們提供早期干預。相關結果近期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神經科學年會上提交。 抑郁癥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精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基質細胞衍生因子4(SDF-4)蛋白是一種可靠的腫瘤標志物,其檢測胃癌的準確率接近90%。目前,檢測胃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等癌癥的血液檢測方法使用的腫瘤標志物包括CEA和CA19-9等,并不能準確檢測所有癌癥。此外,其他標記物也存在昂貴的測量成本或
據美國哈佛大學懷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官網6日消息,由該所和美國醫療機構麻總百瀚(MGB)、達納·法伯癌癥研究所組成的聯合團隊,開發了一種低成本、超靈敏的血液測試方法,可檢測多種常見癌癥的高度特異性生物標志物的微量水平,每次檢測只需半滴血(25微升)即可。該方法在癌癥早期檢測和疾病監測方面很有前景,并
人體血液內首次發現微塑料科技日報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劉霞)荷蘭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國際環境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首次在人體血液中發現了微塑料,而且這些微塑料也可能進入人體器官。科學家們表示,從最深的海洋到最高的山脈;從空氣、土壤到食物鏈中,這些幾乎看不見的微塑料碎片幾乎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任何地方。
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在11日的《自然》雜志發文指出,他們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兩種常用的新冠疫苗可預防多種新冠病毒變異株,包括傳染性特別強的德爾塔毒株。而且,所謂的“突破性感染”或源于病毒本身的高傳染性,而非疫苗失效。在這項研究中,由免疫生物學教授巖崎明子領導的研究團隊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風險與血液中數十種蛋白質水平異常有關,而這種異常提前數年已開始出現。新發現為開發阿爾茨海默病預防性療法提供了思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近日發布公報說,這項新研究使用了美國一項持續數十年的大型研究采集和存儲
日本順天堂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通過血液早期檢查帕金森病的新方法,可在患者出現肢體震顫癥狀前發現病情。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紀事》雜志網絡版上。順天堂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體血液中一種名為“精胺”的物質及其代謝產物可作為帕金森病的生物標記物。精胺屬于多胺類物質,存在于細菌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自然·醫學》雜志上撰文表示,通過檢驗分析癌癥患者血液樣本中的遺傳信息,能夠提升判斷其是否適合新藥臨床試驗的效率和準確度,從而顯著提高抗癌藥臨床試驗效率和治療成功率。文章指出,通過癌癥患者血液樣本能夠提取他們腫瘤中的最新基因信息,從而幫助醫生作出更準確的判斷。在這一
據新華社倫敦電 (記者張家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近日發布一項研究報告說,通過分析癌癥病人血液樣本中的遺傳信息,可更高效及準確地判斷他們是否適合新藥的臨床試驗,從而提高臨床試驗效率和治療成功率。據介紹,當前開展癌癥新藥臨床試驗時,判斷癌癥病人是否適合參與,主要基于他們的癌癥類型或基因數據,這些信息是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