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風險與血液中數十種蛋白質水平異常有關,而這種異常提前數年已開始出現。新發現為開發阿爾茨海默病預防性療法提供了思路。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近日發布公報說,這項新研究使用了美國一項持續數十年的大型研究采集和存儲的血液樣本。研究人員首先分析了2011年至2013年間采集的4800名中老年受試者的血液樣本,測量了這些樣本中近5000種蛋白質的水平。結果發現,血樣中38種蛋白質的異常水平與受試者抽血后5年內罹患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增高相關。
研究人員又分析了1993年至1995年間采集的1.1萬名比較年輕的受試者血液樣本,測量了其蛋白質水平。結合近20年后對這些受試者的隨訪信息,研究人員發現,先前確認的38種蛋白質中,有16種蛋白質水平異常早于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約20年已開始出現。
在進一步統計分析中,研究人員將鑒定出的一些蛋白質與此前阿爾茨海默病相關基因的研究結果進行了比較,發現一種名為SVEP1的蛋白質不僅是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風險上升的標記物,而且可能是引發該疾病的因素。
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自然·老齡化》雜志上。論文高級作者、約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約瑟夫·科里什表示,這是迄今同類研究中最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多種生物通路,顯示了未來開發出以這些蛋白質為靶點的療法的潛力。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為特征,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樣蛋白沉積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病因迄今尚不明確。科學家普遍認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最佳時機是在癡呆癥狀出現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