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疾控專家:近年來我國乙腦處于低水平流行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鄭徽30日在北京表示,近年來,我國流行性乙型腦炎一直處于低水平流行,兒童發病率大幅下降。當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立夏)有關情況。鄭徽介紹說,近年來,我國乙腦一直處于低水平流行,每年報告的乙腦病例在100例到200例左右。兒童已廣泛接種乙腦疫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鄭徽30日在北京表示,近年來,我國流行性乙型腦炎一直處于低水平流行,兒童發病率大幅下降。當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立夏)有關情況。鄭徽介紹說,近年來,我國乙腦一直處于低水平流行,每年報告的乙腦病例在100例到200例左右。兒童已廣泛接種乙腦疫
圖為揭牌儀式現場。 景詩雁 攝30日,2023廣陽灣腦與智能科學會議在重慶市南岸區開幕,會議聚焦“讓腦智科技引領未來”主題,邀請了50余位國內外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專家參加,包括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德國科學院的院士。現場,重慶腦與智能科學中心正式揭牌。據介紹,重慶腦與智能科學中心聚焦重大科學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李恒)近期,全國多地連續發布高溫預警,部分地區最高氣溫超過40℃。專家提示,持續高溫天氣會給一些重點人群帶來健康風險,這些人群要加強健康防護,科學預防中暑。國家疾控局此前發布的《高溫熱浪公眾健康防護指南》指出,高溫熱浪健康防護的重點人群主要有三類,第一類為敏感人群,如兒童
中新網北京6月18日電(韋香惠)近日,北方大范圍地區開啟“炙烤”模式,多地最高氣溫超過40℃。這也導致中暑患者增多,甚至出現死亡病例。醫生提醒,出現先兆中暑、輕度中暑一定要及時加以干預,否則癥狀將持續加重,如發展至熱射病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重癥中暑成“高溫殺手” 據媒體報道,16日晚,一名
“植物人”能否如愿蘇醒?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沈 慧明明近在咫尺,卻被阻隔在不同的世界。對很多遭遇不幸的“植物人”家屬來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或許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卻無法彼此交流。面對親人熱切的呼喚,“沉睡”中的他們有朝一日會否創造蘇醒奇跡?這是認知神經科學面臨的一大挑戰
頭部創傷多由銳器或鈍器導致,通常分為頭皮損傷、顱骨損傷和腦損傷三種,傷口不容易自行閉合。如果傷勢較輕,則會出現輕微的頭痛或腫脹。如果傷勢較重,則可能發生腦震蕩,嚴重時會導致傷者休克。頭部創傷有哪些典型表現呢?一、頭皮損傷。頭皮損傷主要包括頭皮血腫、頭皮裂傷和頭皮撕脫傷。頭皮血腫多因鈍器所致,按血腫出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說起高血壓,幾乎是一種和老年人“形影不離”的常見病。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老人患有高血壓。而80歲以上高齡人群的患病率更是接近九成。特別是冬季,高血壓病高發,尤其是老人,發病率明顯提升。 120北京急救中心的專家介紹,當遇到老人突發高血壓時,這樣救助最有效。據了解,當老人血
炎炎夏日、酷暑難當,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的同時,也容易使人中暑。中暑,是在暑熱季節、高溫高濕環境下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而熱射病是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導致機體核心溫度升高達40℃以上,并伴有皮膚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