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悶熱難熬,如果不注意消暑,很容易導致中暑癥狀。特別是三伏天,天氣更是熱得離奇。那么,夏季究竟該如何養胃消暑呢?下面是夏季防暑消暑的5個良方。
夏季消暑養胃的五大飲食良方
第一:西瓜補水
西瓜能有效補充夏天人體散失的大量水分,避免中暑和上火。而西瓜皮(中醫稱西瓜翠衣),煎煮水喝可解因暑熱而出現心煩口渴、目赤、咽喉腫痛、小便量少、色黃等不適。冰西瓜對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脾胃損傷,所以吃西瓜不要太冰,每次別超過500克。
第二:醋提食欲
夏季菜中放醋格外有益。醋能增進食欲并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對攝取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有幫助。但醋不宜大量飲用,尤其是胃潰瘍患者,更是要避免喝醋,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第三:熱茶散熱
許多人夏天喜歡喝冷飲,其實熱茶最具散熱解暑功效。因為在中醫理論中,夏天炎熱,陽氣宣發在外面,陰氣就被郁于體內,如果吃了過多生冷食物,就會使寒濕盛于體內,不容易被脾胃消化。而盛夏時節飲用熱茶,能促進汗腺的分泌,增加排熱。此外,熱茶中的茶多酚、糖、果膠、氨基酸等,能夠與唾液更好地發生反應,產生清涼的感覺。
第四:吃得起“苦”
天熱要多吃“苦”,中醫認為,苦味食物可以清熱瀉火,還能提神醒腦、健脾燥濕。但脾胃虛寒者不宜生食,應少食或不食,過量則會出現吐瀉腹痛。苦寒也容易傷陰,不適合常熬夜陰虛陽亢的人。最好將苦瓜等苦味菜焯一下再涼拌,可降低其苦寒,避免損傷脾胃。
第五:鴨肉做菜
天熱時,可用鴨肉多做些菜,而牛、羊肉等盡量少吃。鴨肉性寒、味甘、咸,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也可祛除暑熱給人體帶來的不適,適宜炎熱氣候中食用。而牛、羊肉等易使人上火。另外,夏天天氣悶熱時,人因出汗多會使血液黏稠度升高,煩躁不安,此時吃熱性肉類還會使人脾氣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