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大年初一的,不能在家多留會嗎?”兒子不曾想到,這是和父親最后一次對話。
“多付出一分,大家就安全一分。”毛樣洪穿上外衣,要去檢查點了,今天晚上是他執勤。
夜幕降臨,身后的縣城萬家燈火,溫馨祥和;寒風凜冽,毛樣洪手里的額溫槍“不太聽話”,經常要用加熱器烤烤才好使。
浦城縣,素有福建“北大門”之稱,為了防控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全縣從1月24日起,在入境卡口設置了監測點,不間斷對車輛進行登記,對人員測體溫。
圖為毛樣洪醫生生前的最后一餐。(來源:互聯網)
毛樣洪,中共黨員,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仙陽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他今天的任務是在忠信高速檢查站監測點,從16時堅守到24時。為了增加體力,毛樣洪吃了他在大年初一的晚餐,有同事無心之舉拿手機拍了下來,畫面雖是模糊,但很好辨認——一盒泡面便是全部。
之后,毛樣洪在通道邊緣,挨個車輛詢問從哪來,并測量乘車人員體溫,在紙上登記信息……工作雖是簡單機械,但意義卻不可輕視,外防病毒輸入,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時間的指針轉到了21時許,當毛樣洪正準備對一輛車進行檢測,車主誤將油門當成剎車,車輛突然失控,拖拽著毛樣洪沖出去數十米遠……
最終,由于搶救無效,毛樣洪犧牲在了疫情防控的工作崗位上。
“基層醫生,日常的工作量大呦,像鎮上的醫院科室沒有分得那么精細,毛樣洪負責的是全科,工作量更大。”熟悉毛樣洪的人說,毛樣洪從16歲進入鄉鎮衛生院工作,一干就是36年,和日常接觸的患者親得很,大家也都很認可毛樣洪。
對抗重大傳染疫情,毛樣洪不是第一次,他在2003年“非典”時期就參與了一線工作,連續數月堅守工作站,并被評為“福建省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毛樣洪是醫務工作者的一員,也是基層防疫的一個縮影。在這場防控戰中,他們發揮著重要作用,付出汗水甚至生命。要向戰斗在防控一線的工作者致敬,正是有人迎風堅守,華燈初上時才更加絢爛。
(綜合新華社、閩北日報等媒體報道,及梳理網絡相關資料)
附:記犧牲在抗擊疫情戰場上的“白衣天使”(一)
用生命詮釋堅守 徐輝醫生:“與病毒戰斗,挽救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