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健身的行列中去了,但是健身的效果卻遠遠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這是什么原因呢?健身我們應該要遵循科學的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科學的健身方法有哪些吧!
健身并不是鍛煉的時間越長就越好的,我們應該要正確的鍛煉才好,以下介紹下科學的健身方法。
如何科學有效的運動
1個小時
每次健身,時間應該控制在1個小時,并不是運動時間越長,運動效果越好,任何運動都對關節有損傷,超強度和長時間的運動對你的關節傷害更大。
2個內容
換句話說就是每次健身都要練兩個部位,如果腰比較粗,就不能只狂練腰部,還要運動腹部或者胸部。
3個動作
每個部位都要結合3個以上的動作花樣。是不是很期待這樣的鍛煉方法的。
4組練習
一次健身至少需要4組練習。
5餐飲食
除了高蛋白和低脂肪是食物選擇的標準外,少吃多餐也很重要,除了正常的三餐飲食外,可以增加午茶和夜宵,當然,夜宵要用黃瓜代替漢堡包了。
6個部位
全身可以分為6個部位,每個部位的練習重點都不一樣。如胸肩重點是推部練習;背、斜方肌重點是拉部練習;手臂(內、外)是彎舉曲伸練習;其他如腰、腿、腹部練習可在教練指導下訓練。
7天循環
訓練周期應以7天為一個周期(肌肉訓練),每三天休息一天,讓身體放松,一周每個部位鍛煉兩次。
8個次數
鍛煉肌肉每組動作都在8個次數左右。
健身是為了讓身體健康,這是大家的共識,可不合理的健身方式可能讓我們吃力不討好。下面本文就介紹幾種錯誤的健身習慣,下次要記住了哦。
一、忽視熱身
有些人缺乏熱身的概念,對鍛煉操之過急,恨不得立刻讓自己大汗淋漓,這是不合理的。要知道,熱身是健身前的準備工作,可以起到避免鍛煉中肌肉拉傷、活動身體關節以及增加身體興奮度的作用。如果不熱身,在健身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
二、邊健身邊閱讀
這也是常見的一種錯誤,為了保證效率,有些人就采用運動學習一把抓的方式,邊健身便閱讀,其實這樣反而降低了效率,不僅健身不成功,閱讀效率也不會很高。我們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在兩件事情上,當你閱讀的時候,你要盡量將注意力放在書籍上,而當你在健身時,你也必須去關注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達到健身的高效性。
三、饑餓狀態下健身
最常見的一種情形就是不吃早飯就去健身,這種情況也是弊大于利的,由于經過一夜的消耗,身體中的糖分和熱量都消耗巨大,這個時候如果不吃點東西就去運動,無疑是對身體的雙重消耗,危害之一就是血糖降低,體弱者可能會有頭暈目眩的狀況發生。
四、運動到滿頭大汗
一些人在運動中不流汗就至死不休,認為一定要出汗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還有一些人想通過出汗達到減肥的目的,這也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大量出汗除了讓人脫水之外,并不會減輕體重,而且脫水可能帶來抽筋等運動傷害。因此,鍛煉身體要適度,身邊要常備一瓶水。
五、自己瞎琢磨
這是很多第一次進入健身房的朋友都會犯的錯誤,儀器不會用,又不好意思問別人,于是就看旁邊人怎么用,自己再琢磨琢磨,對簡單的儀器來說或許可以,有些卻是需要專業指導的,因此不要羞于開口,每個健身房都會配有健身教練,他們不僅能教會你怎樣使用儀器,而且會為你傳授一些健身常識。
總之,健身是好事,方法還要重視,上面列舉的幾條,你中招了嗎?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9個星期
一次完整的健身訓練計劃不超過9個星期,這次訓練完成后,最好休息一個星期,讓肌體好好放松,然后再換一個訓練計劃,但在休息時要控制飲食。科學的健身計劃才是最好的。
科學的健身方法
健身要因人而異
一開始,可打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做健身體操等,以后隨著體質的增強,循序漸進,逐步加大運動強度,再進行大運動量的項目;腦力勞動者由于經常用腦,伏案不動,而散步、慢跑、爬山、打球、游泳、體操等,正是腦力勞動者增強心肺功能和體質的很好的健身項目;
離退休者由于年齡比較大,因此不宜進行強度高的運動,太極拳、氣功、散步、慢跑、門球、廣播體操等活動可怡情養性、延年益壽,可選擇幾種配合進行;身體肥胖者可選擇騎自行車、球類、長跑、游泳、跳繩、踢毽等活動,以消耗體內多余的脂肪,使身體變得健美、苗條;
身體消瘦者宜選擇增強肌肉力量和促進消化吸收功能的運動,前者如俯臥撐、單雙杠、拉力器、舉啞鈴;后者如跑步、游泳、廣播體操、太極拳、球類項目等。
健身要區別個性特點
性格外向型的人,群體性的項目會給他們更大的快樂和刺激。足球、籃球、網球、排球、拳擊及其他具有競爭性活動,讓運動者有機會和其他人一決高低。
性格內向型的人一般不適宜從事競爭性強和過于激烈的運動,與其他人競爭可能會給其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不妨選擇步行、慢跑、游泳、劃船、太極拳等可以獨自進行的運動項目。
最優健美運動
不少青年男女追求健美,只要持之以恒進行健美操和體操運動,加強平衡性和協調性鍛煉,就會收到明顯效果。
健身要遵循生理規律
運動開始時,要先做一些較緩和、運動量較低的熱身運動,使身體在進入劇烈運動前有一個準備,可以進行快走、慢跑、活動關節等伸展運動,它能增加關節組織的柔軟度和肌肉的協調能力。
在做有氧器械訓練時,開始可以設定低強度、低速度,待心率、血液循環、能量代謝提高和體溫上升后,再逐漸增加強度和速度,這樣,既有助于肌肉的活動效率和關節的潤滑,又可以防止運動損傷。
在開始運動過程中,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運動量,有氧運動約20分鐘或更長,強度在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率大約在130-170之間,肌肉訓練要選擇適當的重量,肌肉訓練和有氧訓練要配合進行。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科學的健身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科學的健身方法能幫助我們很好的鍛煉身體,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鍛煉的,所以我們應改要恨好的根據自身狀況鍛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