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央指導組在當地指導組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的情況。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經過艱苦努力,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截至目前,湖北全省新冠肺炎患者累計治愈6.3萬多例,治愈率超過93%。
據馬曉偉介紹,中央指導組自1月27日駐扎武漢以來,抓住患者救治與疫情控制兩個關鍵點,指導、組織并推動湖北省加強防控工作,“從防與治兩端遏制增量、消化存量、控制變量”。
“中央指導組始終把患者救治作為重中之重、多次就醫療隊選派、拓展床位資源、重癥與輕癥救治、中醫藥應用、康復及出院患者監測管理、院內感染防控等作出專門部署。”數據顯示,目前,湖北全省累計治愈患者6.3萬多例,治愈率超過93%。
在醫院管理方面,從國家衛健委委屬管醫院到各省“王牌”醫院,再到解放軍醫療隊,先后共有4.2萬多名優秀醫務工作者,組成340多支醫療隊,攜帶設備和物資馳援湖北。其中,重癥醫學感染、呼吸、循環和麻醉專業人員有1.5萬多名。
“這次有10個省派出了本省20%的重癥專業人員,可以說是精銳出征。”馬曉偉表示,組織醫療隊馳援湖北后,中央指導組進一步精細化調度,使醫療救治能力與任務量、救治難度相匹配;同時果斷決策,建設方艙醫院、定點醫院,加快整院區改造,多渠道拓展醫療資源,使湖北尤其是武漢承受住了暴發流行期診療量激增的“飽和沖擊”。
“我們采取國家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以院包科’‘以省包科’等模式,建立聯合醫務處、護理部和院內感染控制部,組成國家、省、市聯合專家組,落實患者日評估、疑難病例討論會診、定期巡診、整體護理、死亡病例討論5項制度。同時,還7次修訂診療方案,3次修訂重癥診療方案,提高救治同質化、標準化水平。”馬曉偉說。
據馬曉偉介紹,中央指導組在當地指導醫療救治工作時主要是做到“五個結合”:一是基礎醫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二是前方救治與后方支持相結合,三是醫療與護理相結合,四是醫療與管理相結合,五是中醫藥與西醫藥相結合,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預防、診療、康復全過程。
“同時,我們重視輕癥患者的治療,減少病毒載量,切斷輕癥患者向重癥的轉化途徑,并嚴格落實院內感染防控措施。”馬曉偉在發布會上直言,4萬多名援湖北醫務人員無一人感染,“這是最令人欣慰的”。
疫情控制方面,中央指導組從全國選派了近千名優秀公共衛生、社區衛生和檢測人員,組成36支防疫隊,與湖北疾控人員一道工作。
馬曉偉透露,在疫情控制工作上,主要是準確把握疫情階段性變化,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措施。“孫春蘭副總理親自協調推進,在武漢市全部街道和社區開展拉網式大排查,排查出6000多名確診和疑似患者,并收治入院。”他表示,這對控制疾病的蔓延起到“決定性作用”,有效避免了疫情在社區傳播。
此外,中央指導組抓住核酸檢測這個“樞紐”,將檢測能力從每天300人份提高到每天3.5萬人份,反饋時間從6天縮短到4-6小時,做到“應檢盡檢、日清日結”。
湖北省目前還有近1500個病例,其中重癥、危重癥比例超過1/3,“救治難度很大”。馬曉偉坦言,湖北、武漢要繼續把醫療救治擺在第一位,托底救治團隊要全力以赴開展救治工作,“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挽救每一個生命。”
馬曉偉表示,在這場抗疫斗爭中,廣大衛生健康工作者逆行出征,接受了全方位檢驗。“實踐證明,這是一支政治堅定、技術優良、醫德高尚,黨和人民可以完全信賴的隊伍。”
本報北京3月31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許亞杰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