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將至,熱夏已盛。在夏季,不少人喜歡涼拌毛豆、燒烤、啤酒……享用生冷、辛辣的食物甚是暢快。然而,過于刺激的飲食使得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成為三伏天的高發疾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消化內科陳廣成主治醫師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最近一個月來,消化科這兩類病人數目較往年同期有明顯增加。所以,專家提醒大眾:雖然天氣炎熱,但不可貪一時之“快”而忽略了腸胃的健康。
入伏腸胃易不適
兩類疾病須警惕
小暑,溫風至,蟋蟀居宇,鷹始鷙。雖然在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小暑過后才正式入伏,但炎炎熱浪早已襲來。冰淇淋、西瓜、小龍蝦、冰啤酒……這些食物成為盛夏餐桌上的“常客”。
陳廣成指出,“桑拿天”貪涼而食、貪辣而食,不僅會加大急性腸胃炎等感染性疾病發作的風險,還會令原本患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病情加重,如果平常生活不規律、身體健康狀態不好,甚至有誘發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最近一個月,急性胃腸炎和急性胰腺炎病人較往年同期數量明顯增加。”陳廣成說,“急性胃腸炎和急性胰腺炎這兩類疾病都是入伏后多發的消化系統疾病。”
1、急性胃腸炎:通常表現為急性的上腹部疼痛或臍周絞痛,伴嘔吐、腹瀉,嚴重者伴發熱、畏寒等。多數由于食用不潔食物或者食物保存不當引起,因為夏季食物容易腐敗,加上人們在這段時間喜愛海鮮、生鮮或其他生冷食物,該病在夏季尤為常見。
2、急性胰腺炎:為消化內科常見急危重癥,重癥患者死亡率高,一旦出現應及時就醫。通常表現為暴飲暴食、大量飲酒后急性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多伴嘔吐。
冷凍辛辣勿常吃
宵夜尤忌暴飲暴食
不小心吃錯東西,腸胃難受怎么辦?陳廣成指出,一般輕微的胃腸不適、餐后飽脹,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藥,伴輕度腹瀉可使用黃連素及補充適當益生菌,若出現急性胃腸炎甚至是急性胰腺炎的表現,應及時就醫,切勿耽誤病情。
民間有“小暑過,一日熱三分”的說法,進入小暑之后,胃腸道也容易困倦,食欲下降,既想消暑,又要保護腸胃健康,該如何做呢?陳廣成指出,保護腸胃首先注意飲食,冷凍食物、冷飲切勿過量,尤其是空腹或劇烈運動后,否則會使原本充血的胃腸道血管收縮,容易引起痙攣,導致腹痛腹瀉。最恰當的做法是常溫食用或飲用;宵夜時切忌暴飲暴食或過量飲酒,過飽或過飲均是誘發急性胃腸炎和胰腺炎的重要誘因;最后就是充足的睡眠和穩定的情緒非常重要,注意高溫天氣不要長時間地戶外活動,腸胃也需要規律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