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題:解碼中醫 新華社記者梁相斌周寧盧國強用營養食療調整運動員的狀態,幾根銀針就能緩解藥物無法祛除的肌肉疼痛……這并非故弄玄虛,中國人強身健體的秘訣就蘊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題:解碼中醫
新華社記者梁相斌周寧盧國強
用營養食療調整運動員的狀態,幾根銀針就能緩解藥物無法祛除的肌肉疼痛……這并非故弄玄虛,中國人強身健體的秘訣就蘊藏在幾千年的中醫藥中。
當今,現代醫學技術迅猛發展,中醫藥究竟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新華社記者對話陳彤云等國醫名師,走進女乒、花滑等國家隊訓練基地,親睹丁寧等世界冠軍的中醫理療……開啟解碼中醫之旅。
藥食同源:國家隊后廚揭秘
5月初,湖北黃石,中國國家女子乒乓球隊正備戰今年各項賽事。
王宜像以往一樣,用心地觀察每位運動員用餐情況——每逢國家隊封閉集訓,這位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營養食療部主任都會如約出現在球隊。
大賽臨近,在這個運動員每日所需營養、熱量已精確到個位數的時代,餐廳的菜式卻與普通酒店一般無二,丁寧、劉詩雯、朱雨玲等球員與普通工作人員一樣隨意取餐。
“她不會硬性限制我們不能吃什么,而是讓我們在愛吃的食物中自由搭配。”女乒隊長、世界冠軍丁寧透露。
這么“隨便吃吃”的營養食療,就能滿足高水平運動員訓練、比賽的要求?這樣的疑問也曾經出現在中國滑冰協會主席、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的心中,但顧慮很快就被打消了:也是靠日常食物的科學搭配,王宜團隊保證了速滑隊在2014年備戰冬奧會的5周里沒有一個人感冒,消除了影響訓練質量的“心腹大患”。
中醫食療的“神奇”遠不止此。
“北京奧運會比賽期間,張怡寧在比賽時王宜發來短信,讓我把怡寧的糖停了。”出于多年的信任,女乒國家隊教練李隼立即照做,果然,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張怡寧發揮得很好。“原來,王宜在電視轉播里看到張怡寧比賽緊張時反應速度有點慢,意識到可能是糖分攝入過多。”
由于從小離家接受大運動量訓練、生活不規律,不少女運動員存在生理期不準的問題,甚至影響比賽成績。“最初用西藥,但效果并不好,后來主要用營養食療,再配一點點藥,問題得以解決。”李隼說。
“中醫的‘藥食同源’與營養學融合,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王宜說,“在因人、因地、因時的前提下,我要做的是根據運動員不同時期、不同狀態去幫他們科學選擇食物的種類。”
針灸推拿:“冰上舞者”的療傷之鑰
傷病是每一名運動員都要面對的天敵,但中醫總會有一些妙招幫助他們戰勝對手。
2009年,花樣滑冰世界冠軍趙宏博在備戰奧運會的訓練中“膝蓋都打不過彎了。”一位中醫向趙宏博展示了針灸的“神妙”。“一個膝關節能扎進去20多枚銀針,頭上也有針,然后再通電。”趙宏博說,“就像電影里的酷刑一樣”。
效果是明顯的,趙宏博很快回到冰場,幾個月后他和搭檔申雪為中國奪得歷史上第一個花樣滑冰奧運會冠軍。
與中醫結緣,這并不是第一次。2005年8月,趙宏博的跟腱斷裂,在一片“能夠再站到賽場上就是奇跡”的悲觀論調中,醫療團隊為趙宏博動用了西醫、中醫“幾乎所有手段”。“有個泡腳的中藥方,效果非常好。”——短短6個月后,趙宏博和申雪拿到了冬奧會的銅牌。
難怪一些外國運動員很“淡定”地評論:“他傷得很重,但中醫能把他治好。”
“我比較害怕扎針,雖然醫生說扎針的效果很好。”丁寧笑著說,她更愿意選擇按摩或推拿。每天“揮拍上萬次”的艱苦訓練后,專業醫生的按摩讓“丁寧們”緩解疲勞、舒緩精神。
中國乒乓球隊醫務組組長尚學東自信地說:“中醫有它的獨到之處,比如崴腳,中藥外敷消腫非常快;再比如肌肉的損傷,針灸和中醫的手法能夠很快緩解癥狀。”
中醫的療效不僅體現在治療室里。中國短道速滑隊的訓練場上,來自廣安門中醫院的專家,正給剛結束一圈沖刺的運動員把脈——短道速滑比賽間隔時間半小時,傳統的抽血化驗方式很容易干擾運動員,而幾名專家分別把脈,幾分鐘內就能了解運動員心理、體能的變化,從而調整戰術。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題:解碼中醫 新華社記者梁相斌周寧盧國強用營養食療調整運動員的狀態,幾根銀針就能緩解藥物無法祛除的肌肉疼痛……這并非故弄玄虛,中國人強身健體的秘訣就蘊
天人合一:國人的“健康密碼”
在沒有疫苗和其他藥品的幾千年里,中國人怎么對抗疫病?
83歲的中西醫結合腫瘤學專家郁仁存是一名三期腸癌患者。“2005年發現時已經有淋巴結轉移,屬偏晚期。手術后化療,大半年后又做了一次更大的手術。”郁仁存說,他從太極云手和八段錦里各選擇幾個動作,“有時間就活動活動”,加之中西醫結合治療,“三期腸癌病人一般兩年就容易轉移復發,現在11年了,還不錯。”
96歲的國家級名老中醫陳彤云起身帶記者做了一套她自創的活動全身關節的健身操,而自己鍛煉時,她還要高抬腿走上1500步。每周出診兩次、每次連續接診45個病患,駐顏有術的陳老有不少固定的“擁躉”。
“我生活愉快,從來不埋怨,是個常知足的人,所以我沒氣可生。”老人告訴記者,她喜歡吃五谷雜糧,不挑食,但一定按時吃飯、控制在八分飽。每天按時起床、按時睡覺,“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妄作勞、心態良好,就能活到百歲‘而動作不衰’”。
“中醫的形成與自然密不可分,是從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系中總結出來的理論。與自然不一致,人就會生病。”陳彤云說。
天人合一、中正圓融、中和泰和、革故鼎新……這是中國人的哲學,更是中國人的健康秘密。(完)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營養食療部主任王宜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網發楊懿瑾攝
中國女子乒乓球隊教練李隼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新華網發彭嘉靖攝
冬奧會雙人滑冠軍申雪趙宏博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新華網發李驍姍攝
女子乒乓球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丁寧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網發彭嘉靖攝
湖北黃石乒乓球訓練基地國乒餐廳,女子乒乓球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丁寧在選擇餐食。新華網發張姣攝
湖北黃石乒乓球訓練基地國乒餐廳,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們在進餐。新華網發張姣攝
女子乒乓球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丁寧正在接受按摩等中醫治療。新華網發張姣攝
中國乒乓球隊醫務組組長尚學東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新華網發張姣攝
中國健身氣功形象大使、演員趙文卓演示八段錦基本動作。新華網發云賽俠攝
中國健身氣功形象大使、演員趙文卓(左二)指導新華社記者汪涌(左一)練習八段錦。新華網發云賽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