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詹啟敏11日在“愛不落下·第三屆生命健康文化高峰論壇”上表示,現代醫學發展和人文情懷是密不可分的,這就是醫者的初心。
在此次論壇上,詹啟敏表示,現在的健康理念與以往不同,過去主要以疾病的診斷治療為主,而今天談到的健康是大衛生、大健康、大醫學的概念,就是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地來關注健康。
他談到現代醫學發展中的人文素養,“在這種強大的科學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會思考一個問題就是醫學的初心是什么?”
詹啟敏說,醫學從形成的第一天起就是為了給人類消除疾病,促進健康,所以,過去在醫療條件并不是特別好的時期,從某種程度上說,醫生和病人的距離其實就是一個聽診器的距離。如今,遠程醫療、物聯網+、大型醫療裝備等層出不窮,似乎從物理距離上把醫生和病人的距離拉大了,那么,怎么繼續弘揚有溫度的醫學,做有溫度的醫生,弘揚醫者仁心、大愛無疆,把醫學的初心融入到當前醫學實踐中,這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這就是醫學人文的問題。
他表示,醫者只有具備“精湛的醫療技術”與“厚重的人文情懷”兩只翅膀,才可以展翅翱翔,才能更好地為老百姓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詹啟敏表示,互聯網醫療等新興醫療模式出現后,近年來,醫患關系有很大改善,但是,怎么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這依然面臨很多問題。特別是在一些時候醫療服務能力仍比較有限,人類對很多疾病的認識仍還不足,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那么,醫者怎么把溫度傳遞過去,這都是我們要考慮的。
“醫療服務的對象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都是人,所以,醫學人才培養和醫療服務理念,一定要融入非常厚重的人文情懷。”
詹啟敏說,醫學踐行的就是真善美,因為人體就是自然進化過程中最優美、最精致的藝術品,醫生的責任就是把藝術品維護好,讓它保持高質量的狀態,這就是我們醫生最大的責任。
此次論壇由《中國醫學人文》雜志社、北京圖書訂貨會組委會、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明倫公益基金會、中華出版促進會醫學出版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聚焦新時代“全民健康”主題,致力于將生命健康文化與醫學、人文、科學、出版等行業跨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