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DNA顯微鏡“從內到外”繪制生命3D圖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名為體積DNA顯微鏡的革命性成像技術。該技術可“從內到外”繪制生命3D圖,科學家通過標記和追蹤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構建出復雜的遺傳物質3D圖,進而提供前所未有的生物體內視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傳統的基因測序方法雖能揭示樣本中豐富的遺傳信息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名為體積DNA顯微鏡的革命性成像技術。該技術可“從內到外”繪制生命3D圖,科學家通過標記和追蹤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構建出復雜的遺傳物質3D圖,進而提供前所未有的生物體內視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傳統的基因測序方法雖能揭示樣本中豐富的遺傳信息
在2月23日召開的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學科發展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仝小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西醫結合能夠在國際醫學領域獨樹一幟,前景十分廣闊,尤其在應對腫瘤、心腦血管等復雜疾病和提升診療效果等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仝小林給記者舉了個例子,肺移植手術的術
本報北京2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建輝今天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11年來,三地共建立京津冀區域醫聯體115個,覆蓋河北省11個設區市和雄安新區。王建輝介紹,北京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深入持續推進京保、京張、京承、京廊、京唐等重點區域醫療衛生合作,已實現環京城市
韓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分子開關”,能讓癌細胞恢復到健康狀態,為癌癥治療開辟了全新途徑。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先進科學》雜志。癌癥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隨著時間推移,健康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會逐漸發生變化,導致其功能出現異常。當這些有害變化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健康細胞就會轉變為癌細胞。研究團隊此
青海省醫保局1日消息,為提高青海省參?;颊哂盟幈U纤?,新版藥品目錄2025年落地,91種創新藥品納入醫保。據介紹,為確保新版藥品目錄如期落地,青海省醫保局會同省人社廳印發了《青海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5年)》,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共包含3219種藥品及104
新藥研發如何實現新突破?記者30日獲悉,多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各抒己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蔣建東對記者表示:“要找到能干預疾病的‘頭雁’。未來的新藥應以治療整體觀為指導,實現標本兼治?!?0日正在舉行的2024復旦新藥創制論壇上,蔣建東指出,過去,藥物研發主要通過尋找靶點
本報訊(記者 解麗)昨日,國家醫保局公布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據介紹,目錄新增91種藥品,平均降價63%,預計2025年將為患者減負超500億元,目錄內藥品總數增至3159種。同時,國家醫保局強調,2025年1月1日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自正式實施后,定點醫療機構應及
導讀咽部腫瘤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特別注意飲食,以減輕癥狀和促進康復。蒲筍作為一種低熱量、高纖維的蔬菜,因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受到許多人的喜愛。那么,咽部腫瘤患者能否食用蒲筍呢?下面,將為大家詳細解答。...咽部腫瘤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特別注意飲食,以減輕癥狀和促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烏普薩拉大學科學家合作研制出一種新型精準抗體藥物。這種抗體結合了3種不同功能,能增強T細胞對癌瘤的影響,有望治療多種類型的癌癥。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研究人員解釋說,這種新型抗體就像一位精準的向導,能引導免疫系統發現和攻擊那些僅在癌細胞中出
“我國BNCT設備的技術水平與國外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和生在近日舉行的第五屆醫學物理促進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論壇上說。此次論壇上,多位專家作主題報告,展示了近年來在醫學物理研究助力下,我國腫瘤診療等領域大型醫療設備的研發成果和多種新
三陰性乳腺癌一線治療領域迎來新動向,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國內首個晚期三陰性乳腺癌免疫療法。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乳腺癌首次超過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這其中,三陰性乳腺癌約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具有侵襲性強、復發率高和預后較差的特點。據介紹,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科主任劉梅林提交了《關于促進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提案》。她呼吁,應采取更積極的措施促進女性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早已成為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但當劉梅林向很多人拋出“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這個問題時,得到的回復通常是“腫瘤”而非心血
近日,國家醫保局集中回復11項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建議和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案。其中,針對將腫瘤篩查納入醫保報銷的建議,國家醫保局回復稱:將癌癥篩查納入醫保的條件還不成熟,暫時無法將腫瘤篩查這一類非治療性的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是否應該將癌癥篩查納入醫保報銷,社會已有不少討論。其實,比
中新網鄭州12月4日電 (記者 韓章云)不出省就能享受到“國家隊”醫療服務,這得益于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12月4日,河南官方通報,該省已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12個,數量居全國第一,心血管、兒童等多個專業省外住院患者數量持續下降,大大減輕了患者就醫負擔。當日下午,在河南省委宣傳部舉行的新聞發
科技日報北京10月9日電 (記者劉霞)澳大利亞奧莉維亞紐·頓-約翰癌癥研究所科學家在6日出版的《科學免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預防和治療腸癌的新靶標:TCF-1分子。研究表明,刪除免疫細胞內的TCF-1時,會導致腸癌腫瘤顯著減少。這是迄今首個此類研究,為開發靶向聯合免疫療法以更有效地治療腸
據美國哈佛大學懷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官網6日消息,由該所和美國醫療機構麻總百瀚(MGB)、達納·法伯癌癥研究所組成的聯合團隊,開發了一種低成本、超靈敏的血液測試方法,可檢測多種常見癌癥的高度特異性生物標志物的微量水平,每次檢測只需半滴血(25微升)即可。該方法在癌癥早期檢測和疾病監測方面很有前景,并
科技日報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張夢然)即使對于殺傷性T細胞這種免疫“斗士”來說, 全天候尋找和摧毀敵人——癌細胞,也可能會筋疲力盡。20日發表在《自然》雜志的一項研究中,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在小鼠和人體組織樣本中發現了殺傷性T細胞耗竭與身體交感神經應激反應(“戰斗或逃跑”)之間的關系。研究團隊
美國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基于光的癌癥治療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他們開發了一種具有生物兼容性并且可生物降解的腫瘤靶向納米球,能將腫瘤檢測和監測與有效的光觸發癌癥治療相結合,顯著提高了現有基于光的療法的有效性。相關研究4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期刊《ACS Nano》雜志上。非侵入性療法、基于光的療
瑞典科學家在一項針對小鼠開展的研究中發現,補充維生素C和E等抗氧化劑,可能會增加肺癌腫瘤內血管的形成,促使肺癌惡化并擴散。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臨床研究雜志》??_琳斯卡研究所馬丁·博格團隊此前發現,補充抗氧化劑維生素E和n-乙酰半胱氨酸會導致肺癌在小鼠體內擴散。為更好地了解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
日前,浙江紹興一名女子在面館吃飯,一名陌生男子過來搭話稱“你腦子里面可能長了腫瘤”。這名男子是諸暨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明,他憑經驗判斷該女子患有糖尿病且腦子長了腫瘤,囑咐她“假如相信我的話,我就給你留下電話號碼,你來找我給你檢查一下”。很多網友們看到此事非常感動,紛紛留言“好醫生!”“這樣做太難
科技日報莫斯科7月13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新開發的非蛋白質光學標簽,可在不改變基因組的情況下標記單個細胞。使用該項技術能在任何實驗室中觀察標簽在細胞群中的行為,并能廣泛應用于治療癡呆、中風、阿爾茨海默病和多種腫瘤。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物光子學雜志》上。目前,單個細胞或細胞集體
皮膚是人體的“面子”,如果出現問題,不僅影響美觀,還有癢和痛的癥狀,而人體的“里子”之一——免疫系統出現問題,也可能在皮膚上顯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感染、過敏、自身免疫疾病及皮膚腫瘤等方面的發病率顯著上升,尤其是帶狀皰疹的風險陡然增加,給患者造成皮膚損傷和持久的并發癥。“免疫衰老”與中老年皮膚疾病
在很多人眼中,拔牙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兒”。其實,看似簡單的拔牙,如果操作不慎也會有較大風險。“術前一定要拍牙片,了解牙齒和神經的相對位置、骨板薄厚,鄰近有無重要的解剖學組織等?!笔锥坚t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曹佳介紹,拔牙風險大致來源于三方面,一是牙齒周圍的組織情況,二是患者全身情
美國杜克大學科學家發現了一組生物標記物,可幫助區分胰腺囊腫會惡化成癌癥還是保持良性。在此基礎上,醫生們有望在腫瘤擴散之前將其清除,從而降低胰腺癌的發病率。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研究人員將關注重點放在癌前囊腫——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IPMN)上。大多數IPMN永遠不會惡化為胰腺癌
親朋好友聚會頻繁,餐桌上美味佳肴誘惑不斷。在大快朵頤的同時,更要關注消化系統的健康。如何保護我們的消化系統健康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何玉琦教授,為您解讀消化系統健康的注意事項。調整飲食正當時正如不少網友的調侃——“每逢佳節胖三斤,消化疾病要當心”。春節長假剛過,消化內科成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