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指揮官”決定想吃還是想喝
當身體發出“渴了”“餓了”的信號,大腦如何將這些需求轉化為行動?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智能研究所、雷根斯堡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在大腦情感中心的杏仁核,藏著一群專門指揮飲食行為的神經元“指揮官”。團隊在小鼠實驗中發現,杏仁核中央區域存在兩類特殊神經元
當身體發出“渴了”“餓了”的信號,大腦如何將這些需求轉化為行動?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智能研究所、雷根斯堡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在大腦情感中心的杏仁核,藏著一群專門指揮飲食行為的神經元“指揮官”。團隊在小鼠實驗中發現,杏仁核中央區域存在兩類特殊神經元
負面情緒、焦慮和抑郁被認為會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癡呆癥的發生。但它們對大腦的影響是什么?它們的有害影響是否有限?瑞士日內瓦大學神經科學家觀察到年輕人和老年人在面對他人的心理痛苦時大腦的激活。老年人的神經元連接表現出明顯的情緒惰性,負面情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過度地改變它們,特別是在后扣帶皮層和杏仁核中,
影視劇中,壞人之所以無法打敗好人,可能是因為他們得了拖延癥。.hzh {display: none; }在《西游記》里,妖怪抓到唐僧后,通常會說一句:“不急不急,等明天抓到那猴頭,再一起燉了吃。”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現實生活中,你是否也是干啥啥不行,拖延第一名?比如:鬧鐘響了,再睡5分鐘就起床。明
在生活中有很多奇怪的聲音讓我們感到抓狂,比如指甲劃黑板的聲音讓人聽起來非常難受,那么這是為什么呢?想說清這個問題,還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時我們的老祖宗常年在野外生活,不僅需要找到食物喂飽自己,同時還要時刻注意身邊是否有猛獸的威脅。時間久了人類本能地對大型肉食動物咬人類頭骨、肩胛骨等牙齒摩擦人體骨骼
壓力大時吃垃圾食品更易變胖 新華社華盛頓4月28日電(記者周舟)壓力大時特別想吃垃圾食品放縱一下?這可能是一種“雙重災難”。一項最新動物實驗研究發現,同樣在進食高熱量食物的條件下,那些承受較大壓力的小鼠要比無憂無慮的小鼠更快速地變胖。 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新陳代謝》
據外媒9月19日報道,醫生指出,寂寞是現代流行性疾病,近一半的美國人表示他們時常感到寂寞,這不僅不利于交往,幸福感降低,同時,也有害健康。對此,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家查爾斯·布洛克(Charles?Bullock)在他的博客帖子中解釋道,與人交往是解決寂寞癥狀的良藥。大量研究發現,寂寞與疾病有著密切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