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疾控專家:近年來我國乙腦處于低水平流行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鄭徽30日在北京表示,近年來,我國流行性乙型腦炎一直處于低水平流行,兒童發病率大幅下降。當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立夏)有關情況。鄭徽介紹說,近年來,我國乙腦一直處于低水平流行,每年報告的乙腦病例在100例到200例左右。兒童已廣泛接種乙腦疫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鄭徽30日在北京表示,近年來,我國流行性乙型腦炎一直處于低水平流行,兒童發病率大幅下降。當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立夏)有關情況。鄭徽介紹說,近年來,我國乙腦一直處于低水平流行,每年報告的乙腦病例在100例到200例左右。兒童已廣泛接種乙腦疫
今年的4月15日到21日是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的主題是“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婦科三大惡性疾病。近年來,隨著女性注射HPV疫苗的推廣和普及,宮頸癌得到有效預防,大多數卵巢癌在良性病變時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療干預,目前這兩大癌癥的發病率明顯下降。然而,子
新華社武漢4月19日電 我國目前每個鄉鎮(街道)至少有1家預防接種單位,接種服務來到“家門口”;已有超1000萬人申領使用電子預防接種證,覆蓋個人全生命周期。這是記者從19日在武漢召開的2025年疫苗與健康大會上了解到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沈洪兵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建立
“癌癥是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近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原院長季加孚委員表示,盡管國際研究表明癌癥可防可控,但我國居民整體癌癥健康素養水平較低,癌癥早診知曉率僅59.05%,尤其農村及偏遠地區知識普及率低,健康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為此,應著
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記者顧天成、徐鵬航)記者5日從國家疾控局獲悉,國家疾控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24-2030年)》,部署全面加強我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結核病疫情呈穩步下降趨勢,發病率、死亡率均下降約30%,成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佐治亞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除了能降低膽固醇、保持大腦健康并改善心理健康外,歐米伽-3(ω-3)和歐米伽-6(ω-6)脂肪酸還有助于預防多種癌癥。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國際癌癥雜志》。ω-3和ω-6脂肪酸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它們存在于多脂魚類、堅果、菜籽油內。
科技日報訊 (實習記者于紫月)記者9月10日從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獲悉,該院神經內科武劍團隊主導研發的靈犀醫學腦血管病專病大模型(以下簡稱“靈犀大模型”)于近日發布。作為我國腦血管病領域的首個醫學人工智能大模型,它將為腦血管病的規范化診療、個性化治療和臨床研究帶來新范式。腦血管病是危害人類健
10日,《科學》在線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通過建立全新的理論模型,可解析登革熱長周期傳播動態,繼而將其流行預警提前9個月。該研究由北京師范大學全球變化與公共健康研究中心田懷玉教授團隊完成。5月以來,我國多地疾控部門發布登革熱進入高發季節的提示。國際上,巴西、印尼等國的登革熱疫情持續,巴西今年累計確
腎臟作為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一旦被腫瘤侵襲,將對健康帶來極大威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董培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腎癌是近些年因早期篩查獲益較為顯著的一個癌種,隨著體檢的普及,使得疾病診斷發現的窗口前移,目前早期腎癌的發病率在逐年升高。腎癌是全球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容易發生遠處轉移,腎癌的防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學家對一項已持續75年的研究展開分析,結果顯示人腦變得越來越大: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參與者腦容量比20世紀30年代出生的參與者大6.6%;大腦表面積幾乎大15%。研究人員認為,人腦變大或使大腦儲備增加,有可能降低與年齡相關癡呆癥的總體風險。相關論文發表于25日出版的《美國醫
咯血、低熱、呼吸困難、胸痛……結核病又叫“癆病”,是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慢性傳染病。在2024年3月24日第29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到來之際,醫學專家呼吁,縮短結核病臨床治療周期,實施結核病消除綜合模式,加快終結結核病流行。 結核病危害大 我國發病率穩步下降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顧天成)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28日表示,目前,我國實現國家衛生應急隊伍對各省份全覆蓋,全部省級和90%的市級疾控中心具備核酸檢測和病毒分離能力,全國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持續維持在90%以上。這是記者從國新辦當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了解到的消息
中新網上海10月14日電 (記者 陳靜)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被列為全球四大類慢性病,對民眾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高蓓莉教授14日接受采訪時介紹,慢阻肺也是引起肺癌的高風險因素之一,因此慢阻肺患者需要定期做CT檢查,提早對肺癌的發現時間
過敏,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六大慢性疾病之一。有30%—40%的人曾經或正在遭受過敏性疾病的困擾,過敏性疾病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問題。近日,中華醫學會2023年全國變態反應學術會議在武漢舉行,新華網專訪了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舌頭是品嘗食物的器官,食物中的酸甜苦辣都會在舌頭上表現出來。在吃飯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咬到舌頭的。民間一直流傳一句老話,說吃飯咬到自己的舌頭是饞肉了。 經常咬到舌頭真的是饞肉嗎?這個說法并不科學。不僅如此,有些咬舌情況還預示著身體出現嚴重的健康危機。什么樣的情況需要我們格外警惕呢?我們接著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顧天成)國家疾控局近日印發《傳染病疫情風險評估管理辦法(試行)》,按照屬地管理、多方參與、科學循證、及時高效的原則,提出建立多部門會商工作機制和風險評估專家組,對傳染病疫情風險評估工作模式、主要流程和產出應用進行了規范。辦法共有17條條款,主要從法律依據和工作原則、責任和
美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全世界目前有5.29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3億,每個國家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都會增加。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數據,科學家們調查了1990年至2021年間204個國家和地區的糖尿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并預測了到2
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中信湘雅遺傳中心主任譚躍球告訴科技日報記者:“25歲以下的青少年盲人,因遺傳性眼病致盲的比例高達67.7%。遺傳性眼科疾病已成為難治或不可治愈眼盲的主要原因。”遺傳性眼科疾病是由遺傳缺陷導致的眼科疾病。目前,已被報道出的遺傳性眼科疾病有600多種,包括角膜病、眼瞼病、青光眼、淚
巴西衛生部當地時間3月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天,該國今年報告的登革熱疑似病例已突破40萬例,與去年同期相比疑似病例數量漲幅超53%,死亡病例達到117例;報告基孔肯雅熱病疑似病例近5.4萬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8%,死亡病例為6例。巴西衛生部認為,該國部分地區已出現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的流行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隨著春季到來,花粉等過敏原增多,可能給過敏性體質人群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不便。醫學專家提示,通過做好健康防護,避免直接接觸過敏原,選擇使用抗過敏藥物等舉措,能夠有效預防和應對春季過敏問題。“花粉癥”危害不容小覷 發病率逐年上升花粉是各類植物的雄性生殖細胞,“花粉癥”是指人體吸入花粉后
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余湛奕)每年9月14日是世界特應性皮炎日(World AD Day)。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馬琳教授9日在北京表示,近10余年,我國特應性皮炎(AD)患病率不斷上升,患者人群涉及各年齡段,且年齡較小發病率越高,1-7歲年齡段兒童特應性皮炎發病率為12.
▌北京友誼醫院康復醫學科 龔成都說運動能提升免疫力,可有些人一次大強度訓練后反而感冒了。運動一定能提高免疫力嗎?答案是否定的。運動對于我們的身體而言,更像一把雙刃劍,掌握好了,它可以幫你提高免疫力;掌握不當,則可能被傷到。運動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與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運動量等因素有關。強度要適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衛生組織的主題是“消除肝炎,時不我待”,我國政府提出“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范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北京佑安醫院慢病管理中心主任李雪梅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我國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在下降,但其他類型的肝炎發病率有所上升。根據病因不同,肝炎通常可分為:病毒性肝炎、
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出版的《2020北京腫瘤登記年報》昨天發行,這是本市首次以年報形式公開發布居民惡性腫瘤監測數據。數據顯示,本市戶籍居民惡性腫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死亡率呈下降趨勢。據悉,今后市腫瘤防辦將每年發布一次年報,為腫瘤防控提供更加扎實、科學的依據,同時不斷完善癌癥防治體系。《年報》匯總了2
中新網上海4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第14個“全國瘧疾日”將至,記者25日獲悉,上海已連續11年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維持消除瘧疾狀態。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寄生蟲病,發病的主要癥狀是發冷、發熱、出汗,重癥瘧疾會危及生命,瘧疾可以通過蚊子叮咬或者輸血傳播。上海曾是瘧疾流行區,上世紀50-60年代曾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