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13億
健康新聞 267 0
美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全世界目前有5.29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3億,每個國家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都會增加。
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數據,科學家們調查了1990年至2021年間204個國家和地區的糖尿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并預測了到2050年糖尿病的發病率,還量化了16個風險因素導致Ⅱ型糖尿病的患病比例。
迄今最新和最全面的計算顯示,目前全球糖尿病發病率為6.1%,已成為十大死亡和致殘原因之一。北非和中東的發病率最高,為9.3%,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躍升至16.8%;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發病率預計將增至11.3%。糖尿病在65歲及以上人群中的發病率很高,全球這一人群的發病率超過20%,其中75歲至79歲人群發病率最高。
此外,研究顯示全球96%病例都是Ⅱ型糖尿病,研究涉及的16個危險因素均與Ⅱ型糖尿病相關。高體重指數(BMI)是導致Ⅱ型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占Ⅱ型糖尿病殘疾和致死率的52.2%,其次是飲食、環境/職業、吸煙、低體力活動和飲酒等風險。
上一篇:
全國多地迎高溫天氣,是入伏了嗎?
下一篇:
從端午產業“三變”看消費市場活力
易網健康養生網,致力于都市養生知識的普及,推進養生理念的更新。易網養生網提供專業、完善的養生信息服務,涵蓋中醫養生、食療養生、養生保健、心理養生、養生小常識、女人養生、房事養生、經絡養生,愛眼護眼、養生小知識和順時養生等。作為養生第一門戶,秉承傳播科學養生方法和理念將養生貫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讓養生大眾化,全民化,科學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1830
6月2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牽頭發起的靈長類基因組計劃相關研究成果以??问?篇系列文章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靈長類的群居和社會化是否存在遺傳學基礎?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吳東東團隊與西北大學齊曉光、李保國教授團隊以亞洲葉猴為研究模型,采用多學科交叉手段,揭示了亞洲葉猴多樣化社會演
1050
5月31日,科技日報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獲悉,該中心血液病醫學部劉代紅教授帶領的高曉寧教授課題組,首次揭示了HIF1α介導的WTAP高表達通過m6A修飾途徑促進白血病發生的新機制。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血液病學著名期刊《白血病》上。據了解,第8號、21號染色體易位是急性髓系白血?。ˋML)
436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控糖不能僅靠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還需注重科學飲食和運動。很多患者認為糖尿病飲食就是少吃甚至不吃,運動也是越多越好。其實這些錯誤的觀念和做法對控糖不僅無益,還會增加營養不良、貧血、低血糖甚至發生酮癥酸中毒的風險。那么糖尿病患者該怎樣“吃”和“動”呢? 在飲食方面,患者首先要培養
1502
本報北京5月14日電(記者齊芳)人類的多種遺傳疾病和先天缺陷在胚胎發育早期已被決定。但由于科研倫理和技術手段的限制,科學家們很難直接獲取人類早期胚胎進行研究,人類胚胎體外研究也不能超過14天倫理界限。那該怎么辦呢?為此,科學家們想到了一種替代的研究模型:非人靈長類動物胚胎。由我國科學家領銜的中美研
88
人類的壽命與個體細胞老化有關。3年前,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破譯了衰老過程背后的基本機制。在確定了細胞衰老過程中遵循的兩個不同方向后,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操作這些過程來延長細胞的壽命。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的論文,他們現在利用合成生物學擴展了這項研究,設計了一種解決方案,可防止細
100
各類健身的直播視頻火遍全網,視頻中教練舞動跳躍就像節拍器一樣讓屏幕前的你感受到強烈的律動。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大腦是如何讀取人類肢體運動中的節律信息并編碼其中的生物特性的呢?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蔣毅團隊研究人員借助腦電技術探索了人腦如何基于肢體運動中的節律特征實現對生物運動的
675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吉寧)北京將以“全年樂享 全民盛惠”為主題,以“京彩消費 精彩生活”為主線,全力開展好全球首發節、國潮京品節、體育消費節等具有國際范、中國潮、煙火氣特色的標志性系列主題活動。這是北京市商務局在22日發布的2023北京消費季活動方案的亮點內容。 今年北京消費季的全球首發節
443
本報合肥2月14日電 (記者田先進)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薛天教授研究團隊在《細胞》在線發表研究成果,揭示光感知調控血糖代謝的神經機制?! 〈罅抗残l生調查顯示,夜間過多光源暴露顯著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風險。作為最重要的外部環境因素,光是否直接調控血糖代謝、其中涉及哪類感
169
現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識也強,稍微有一點不舒服,就喜歡去醫院做個檢查, 然后開一些藥。但是,有很多病聽起來很嚇人,其實都是不用治療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錢!飯后燒心:吃花
116
立秋后秋燥襲來,不少人感覺身體干燥。那么怎么對付秋燥?12樣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凈,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腎排毒把香菜切
274
秋葵,在我國江西省的萍鄉以及南方地區有種植,是錦葵科秋葵屬植物,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調經等功效,主治咽喉腫痛,小便
130
平時要養生、不是老了再養生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沒病多檢
124
血液是滋養身體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也會出現一些“垃圾”,如果它們不能被及時“清理”,就會造成血液不清潔,變得黏稠,流通不順暢,從而影響健康。這時,不妨通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