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氣發泄出來就好了?我們一直都做錯了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感到生氣、憤怒,此時我們一般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將這些負面情緒發泄出來,而不是讓它們在心里憋著。然而,這種傳統的發泄觀念真的有科學依據嗎?發泄憤怒真的能有效減少憤怒嗎?還是它只是一種誤導?近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臨床心理學評論》雜志上的研究,提到了我們對憤怒的一種普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感到生氣、憤怒,此時我們一般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將這些負面情緒發泄出來,而不是讓它們在心里憋著。然而,這種傳統的發泄觀念真的有科學依據嗎?發泄憤怒真的能有效減少憤怒嗎?還是它只是一種誤導?近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臨床心理學評論》雜志上的研究,提到了我們對憤怒的一種普
《自然·人類行為》雜志20日發表了一篇系統性綜述,認為媒體最常推薦的提升幸福感策略——如正念和鍛煉,其科學基礎薄弱。過去10年,心理學領域的高質量科學證據標準發生了改變。過去常用的研究實踐,如選擇性報告或排除某些參與者,可能增加結果中假陽性的數量。現在,許多心理學家會預注冊他們的研究,事先提交具體方
近期,我國的防疫政策跟隨著病毒的致病特點進行了動態調整。面對變化,部分人群會有些迷茫、焦慮的情緒,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醫師趙青教大家如何降低內心的慌亂感。通過官方途徑了解信息對當下新冠病毒致病特點了解不足,擔心自己和家人有感染的風險,缺乏對未知后果的預判,害怕出現自己難以承受的后果,是出現不安情緒的原
“今天你emo了嗎?”最近emo這個詞在網絡上很火,它是什么意思呢?據了解,“emo”是英文單詞emotion的縮寫,翻譯為情緒化,有網友說這是表示一個人默默地哭,也有很多網友用emo來表達“我抑郁了”“我頹廢了”等消極情感。面對突如其來的壞情緒時,如何才能減少它對自己的消極影響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
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成為最貼合都市人群的“睡眠畫像”。隨著人們對于睡眠問題的日益關注,睡眠音樂因其平穩舒緩的旋律和節奏,在治療睡眠障礙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睡眠障礙成為現代人健康隱患經常有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大量人群面臨睡眠障礙問題,睡眠障礙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患。隨著人們對這一問題的日益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傳統的“小年”。小年一到,意味著春節的序曲正式奏響。在外辛苦了一年的務工人員,此刻的歸意日益濃厚。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過年計劃,又一個春節即將到來,很多人都希望用一個完美的春節,來撫慰這一年的不易。然而受疫情影響,原地過年可能成為這個春節假期
“熬夜的人,大都在消耗;早起的人,才是在滋養。”能把握住早晨的人,都是主動控制人生的人。每天早晨一覺醒來,無論是讀書寫作還是鍛煉、冥想、打坐,都能讓我們內在充盈、心生喜悅,是一種贏在起跑線的感覺,而這充滿成就感與優越感的好心情,開啟了勝券在握的一天。年初,當大家在群里紛紛曬出2020年的目標計劃時,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郭 瑞 □蔡利超 編譯壓力無處不在,有的會隨時間慢慢積累,有的突如其來、攻擊迅猛。對于不同的焦慮,美國《讀者文摘雜志》網站近日總結了一些緩解方法,讀者可以一試。環境焦慮。環境焦慮是對壞消息的強烈反應,如擔心附近發生的搶劫會發生在你所愛的人身上。有環境焦慮的人心理韌性差,無法阻隔外
白天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夜晚睡眠才會更加香甜。英國“頂尖健康網”最新載文,總結出經科學證實的可讓大腦得到很好休息的三種最佳方法——下棋、跳舞和做手工。 下棋。下棋既鍛煉思維又愉悅身心,有益培養人耐心細心,舒緩大腦并讓其得到充分休息。研究發現,下棋用腦貌似增加大腦負擔,其實下棋不只用到左腦,而是左右大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大學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系教授伊麗莎白·布萊克本研究發現,衰老主要是染色體缺陷所致,端粒過度縮短讓人們出現衰老跡象。《科學美國人》雜志刊載了布萊克本給出的5種延長壽命的方式。積極面對壓力。慢性壓力越大,端粒長度越短。布萊克本以自閉癥和其他慢性病患兒的母親
夫妻間的性交行為不僅是一種盲目的技能追求,事實上,在性交中的精神交流更為重要。以下策略甚至國外的性別專家都說是改善夫妻間性生活非常有效的方法哦!值得一試。1.觸摸心跳當你把手放在彼此的心上時,在做愛的過程中,你能從內心感受到更多。在性達到高潮的那一刻,放在心臟里的手就像一種性治療。起初,他可能會覺得
瑜伽冥想的目的在于獲得內心的和平與安寧,以致達到無限的精神之愛和幸福智慧。《蒲伽梵歌》第6章29節說,靠瑜伽阻止狂奔的心意,狂奔之心才會得到降服。6章18節又說,習瑜伽者若能控制自己的內心活動,清除一切物欲,并達到超然,這樣,他就是瑜伽的最高境界。瑜伽冥想對人的健康也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瑜伽冥想者由
靜坐時把注意力集中到一次呼吸、一個詞語或一個形象上,不胡思亂想,這就是冥想。冥想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改變人的內在情緒,達到真正的修身養性。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冥想10分鐘,可預防焦慮,防止走神,減輕暴躁。研究招募了82名20歲左右、焦慮程度較高的本科生,要他們完成一項認知測試,之后將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