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印度勒克瑙,印度總理莫迪加入集體瑜伽行列,慶祝國際瑜伽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Aveda和Lush等國際品牌借助印度傳統醫學理念研發護膚產品,印度草藥搖身一變成為黃姜拿鐵等風靡歐美的街頭飲料,美食博主們更是對印度酥油大加贊賞……
“全世界都在經歷一場傳統醫學運動,印度應該引領這場風潮,不僅是為了賺錢,更因為這是我們對世界的責任。”印度傳統醫學部門(AYUSH)秘書科特查(Vaidya Rajesh Kotecha)說。
與此同時,印度總理莫迪也計劃用印度文化中的古老智慧,在國內發起一場醫療革命,通過醫改提升印度的軟實力。
《華盛頓郵報》1月28日的一則報道說,這次醫改的主角就是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Ayurveda)。阿育吠陀主要采用藥草、推拿和瑜珈等三種療法,與中醫類似,它也講求人體健康與自然密不可分,認為養生之道在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印度傳統醫學部門的前身是健康和家庭福利部在1995年增設的印度醫學健康司(ISM&H),該司于2003年更名為傳統醫學司(AYUSH Department)。
“AYUSH”是五種印度傳統醫學療法的縮寫,即阿育吠陀、瑜伽和自然療法、尤納尼、悉達和順勢療法。2014年11月,莫迪專門成立傳統醫學部(Ministry of AYUSH),負責印度傳統醫學的教育研發、管理和宣傳推廣,以體現對印度傳統醫療體系的重視。
作為瑜伽愛好者的莫迪首先把關注點放在瑜伽上。除了投入大筆資金并設立“國際瑜伽日”外,他更是開啟了一場“瑜伽外交”。2015年5月訪華時,莫迪就大力向中國推廣印度瑜伽。莫迪曾自豪地說:“很多其它國家的人們,雖然不了解我們的語言文化傳統,卻因瑜伽與印度聯系在一起。”
去年7月,莫迪任命科特查為傳統醫學部特別秘書,而這也在印度政壇引發了一場風波。據印度《金融快報》報道,科特查是一名阿育吠陀醫師,也是阿育吠陀大學的前副校長,并非官場中人,而這一任命讓他成了第一個從公務員體制外直接擔任部長級要職的人。雖然很多官員對此不滿,但這一任命也足以證明莫迪對印度傳統醫學的重視。
“我們老祖宗留下的醫學瑰寶卻成了它國的知識產權。”莫迪說,自殖民時期以來,西方國家一直在推行現代醫學并維護大型制藥公司的利益,這讓印度人忽視了自己的傳統,而現在西方公司又利用印度傳統醫學來開發產品、申請專利,可印度卻沒得到半點好處。
印度工業聯合會內一個阿育吠陀團體的主席Rajiv Vasudevan表示,推廣阿育吠陀的確會帶來很多實際的利益,除了讓印度企業受惠之外,還能通過向全世界介紹印度傳統,提升印度軟實力。
去年10月,莫迪公開表達了對印度傳統醫療體系的支持。新華社報道稱,莫迪政府促進傳統醫學與現代醫療結合,并鼓勵建立相關的醫療機構。為復興“阿育吠陀品牌”,印度政府已提交數十項國際專利,在印度頂尖大學里開展研究項目,并派專家在全球多家大學宣講阿育吠陀課程,已向25個國家傳播印度傳統醫學知識。
此外,政府官員還在印度農村推廣草藥種植,向農民傳授知識,發放津貼,以擴大草藥種植規模。一場以復興傳統醫學為名的醫療改革蓄勢待發。
今年1月,印度試圖通過一項新的國家醫學委員會法案以取代1956年的舊版本。新法案允許阿育吠陀、順勢療法和其它傳統醫學醫師,在完成為期三個月的課程后即可開現代醫學處方。但這一法案遭到了印度醫療協會的強烈反對。
“我們沒法接受新法案,因為它會導致印度出現很多不合格的醫生。”印度醫療協會主席K K Aggarwal說,首先,醫生都要由委員會注冊,而這些開西醫處方的傳統醫師應該以什么身份被注冊?此外,如果人們因這些醫生造成的醫療事故付出生命代價,誰將會被追究責任?
不過,在印度農村地區醫生長期短缺的背景下,為傳統醫學醫師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也不失為帶給印度醫療危機些許轉機的一種可能。新德里一家公共衛生機構2014年的一份調查顯示,印度偏遠地區的衛生中心有32%由傳統醫學醫師負責。
在計劃這次醫改之前,印度也曾嘗試推行全民免費醫療,但效果不盡人意,甚至出現了“有免費,無醫療”的尷尬局面。然而,這次新的醫改計劃卻顯露出更大的雄心壯志:解決國內醫療危機,提升國家軟實力,推進“大國夢”的實現。
阿育吠陀能承載起印度的“大國夢”嗎?雖然它的益處被四處宣講,但在一些方面也爭議不斷。例如,它把牛尿當成寶,認為牛尿含有的激素和礦物質對人體健康好處多多,但要想說服外人嘗試這種匪夷所思的“重口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