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來解決戒煙后又復吸的問題呢?想必很多人還不知道吧,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吸煙,其實他們自己也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可是身體就是止不住想抽,這其實還是自己心理的作用,而小編告訴你要健康的話就趕快戒煙吧!
如何來解決戒煙后又復吸的問題呢?想必很多人還不知道吧,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吸煙,其實他們自己也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可是身體就是止不住想抽,這其實還是自己心理的作用,而小編告訴你要健康的話就趕快戒煙吧!
戒煙
戒煙者復吸很常見:一半以上戒煙者會復吸,戒煙1個月后最易復吸。
“吸煙有害健康”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選擇吸煙的人還是日益見多。如今,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有些煙民已經認識到戒煙的緊迫性,與幾年前相比,主動來戒煙的人越來越多。提到戒煙不得不回避的就是復吸問題,一般來說,戒煙1個月后是最容易復吸的。尤其是對于那種戒煙意愿特別強烈的人來說,一個月是最“危險”的時期。進行戒煙治療后,第一、二周是不適癥狀最明顯、最難以忍受的,而這些人反而可以克服。到戒煙1個月后,不適癥狀會慢慢減輕,人們的意識也有所松懈,反而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導致復吸。
煙草依賴的本質就像哮喘、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一種慢性疾病,復吸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什么人比較容易成功戒煙?1999年有專家提出,年齡在45歲以上,無抑郁癥,尼古丁依賴程度低,不酗酒,因患與吸煙相關的疾病住過院,支持方為非吸煙者,這樣的人真正戒煙的幾率比較高。
復吸有以下高危情形。情緒狀態:包括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人際關系:目前或近期在人際關系上出現問題,如家庭成員、朋友間有問題,或老板和員工之間關系不和諧。社會環境:社會壓力大或看到其他人正在吸煙等。
偶吸和復吸的概念是不同的。偶吸是指偶爾一次吸煙,而復吸是指又回到了以前吸煙的狀態,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次事件。偶吸也與多種因素有關,比如情緒變化,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緒,還有酒精、咖啡、茶的作用,或者別人遞煙等。偶吸常見于戒煙的前3個月,而復吸大多發生在戒煙的前幾天。國外有研究顯示,20%的復吸發生在戒煙的6~12個月之間,在第12個月仍戒煙的人有60%能保持8年,而第一周保持戒煙對長期戒煙是一個陽性預測因素。
如何克服吸煙沖動:
復吸的發生一般首先是有吸煙觸發因素。之后,吸煙者發生偶吸,如果不加防范的話就可能繼續發展為復吸。所以預防復吸首先要識別觸發因素。要讓吸煙者記吸煙日記,觀察記錄吸煙的特點,明確與吸煙相關的人、地點、事件、情緒或壓力。還要識別危險情形,事先要考慮在有危險情形出現并有強烈的吸煙欲望時,如何克服吸煙的沖動。戒煙早期應盡量避免接觸已知的容易觸發吸煙欲望的高風險情況,然后再逐步與過去吸煙相關的人或地點接觸,并準備好應對方案。吸煙者要知道,煙癮的發作只是一小會兒,此時應回想一下戒煙的理由,牢記戒煙之后一口都不要再吸。使用一些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也會使某次煙癮很快過去。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做深呼吸,多喝水,吃無糖口香糖等。
吸煙者要識別對自己有效、曾用過的克服煙癮的辦法,并學習別人用過的辦法,設計出在有吸煙沖動時的最佳應對方案,并進行角色演練,如怎樣禮貌地拒絕朋友遞給的煙。
偶吸會成為復吸的開始:
吸煙者還需要為偶吸做好準備。對偶吸的態度和做法與復吸有很大關系,及時應對偶吸有助于防止隨后的復吸。有些人戒煙之后會想“我可以只抽一支”。這是常見但同時也是特別危險的想法。因為煙草成癮本質上是一個慢性腦病,以前尼古丁導致的吸煙愉悅經歷可以在大腦中存留很長時間,即使只吸一支煙也可使吸煙者回想起以前吸煙的愉悅感覺,并隨之想吸一支煙,這往往就是復吸的開始。
吸煙者在有想吸支煙的想法時可以做點別的事,通過轉移注意力來避免吸這支煙。
戒煙不能單靠毅力:
目前,吸煙者戒煙可謂障礙重重,吸煙的觸發因素幾乎無處不在。煙草很容易就能買到,價錢便宜,吸煙在中國仍是一種文化等。復吸的出現表明治療不充分。美國梅奧醫學中心一位醫生說:“我的患者平均會嘗試3~4次戒煙。”復吸很常見,但并非不可避免。
有些吸煙者認為戒煙就是靠毅力。其實單靠毅力戒煙的成功率只有3%左右,多數人還會復吸。而藥物治療結合行為干預和心理療法可以使多數吸煙者擺脫煙草依賴。藥物治療可有效緩解戒斷癥狀以及對吸煙的渴望并減少復吸。要優化藥物治療,可根據患者的反應調整用藥和療程。很多吸煙者戒煙失敗是由于療程不夠或者戒煙藥用量不足。因此,患者在進行戒煙治療時,用藥要足量、足療程,這樣才有助于維持戒煙效果并防止復吸。
此外,有研究表明,不同隨訪次數的戒煙率是不一樣的,0~1次隨訪的戒煙率是12.4%,2~3次隨訪的戒煙率是16.3%,4~8次隨訪的戒煙率是20.9%,而大于8次隨訪的戒煙率是24.7%。
本文綜合:天津網-城市快報、東莞網新聞中心等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