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接入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實現98%地市接入國家平臺。9月底我們將全面啟動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并聯網運行,確保跨省住院醫療費用全部直結?!弊蛉?,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時說。
“截至昨天,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接入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實現98%地市接入國家平臺。9月底我們將全面啟動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并聯網運行,確??缡∽≡横t療費用全部直結。”昨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時說。
圖片來源:新京報
98%地市已接入國家平臺,開通4422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
新京報訊(記者吳為)“截至昨天,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接入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實現98%地市接入國家平臺。9月底我們將全面啟動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并聯網運行,確保跨省住院醫療費用全部直結。”7月28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該部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時說。
目前,全國開通4422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正式上傳了78.21萬備案人員信息。“總的看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參保人員享受到帶來的便利。”
對于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會不會導致大量就醫群眾向醫療資源集中的省會城市、中心城市擁擠,造成集中就醫,盧愛紅明確表示,客觀地講,全國聯網結算將會更好保障需要外出就醫群眾的就醫需求,這是毫無疑問的。群眾肯定能得到實惠。
不過,盧愛紅也表示,如果管理不到位,可能對分級診療制度帶來影響,增加參保地醫?;鸬闹Ц讹L險。“我們在推進這項工作中確定了跨省異地就醫備案管理的基本規范,確定了‘有序就醫’及‘與分級診療推進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并要求各地按分級診療的要求盡快制定出臺轉診轉院規范。通過參保地加強備案管理和服務,有效引導參保群眾理性就醫,更好保障合理的異地就醫需求。”
看點1
城鄉居民醫保補助提至450元
在社會保障方面,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均基本養老金從2012年的1686元增至2016年的2362元,年均增長8.8%,今年按平均5.5%的水平繼續上調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55元提至70元,人均養老金水平達到120元左右。
職工醫療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為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和當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左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從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今年繼續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險覆蓋城鄉居民超過10億人,政策規定的支付比例不低于50%。
此外,2016年,全國月均失業保險金水平為1051元,比2012年增加344元;因工死亡職工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達到62.4萬元,提高18.8萬元;生育保險待遇水平達到人均15385元,增加4098元。
五項社?;鸬倪\行情況顯示,2016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合計5.36萬億元,比2012年增加2.28萬億元;基金總支出合計4.69萬億元,增加2.36萬億元。“2016年末五項基金累計結余6.63萬億元,抗風險能力得到增強。”
“截至昨天,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接入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實現98%地市接入國家平臺。9月底我們將全面啟動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并聯網運行,確??缡∽≡横t療費用全部直結。”昨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時說。
看點2
職工工資5年來年均增約10%
2016年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工資水平較2012年有大幅提高,年均增長在10%左右,工資差距逐步縮小。
2016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達67569元,比2012年增長20800元,年均增長9.6%;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達42833元,增加14081元,年均增長10.5%。
“我們初步實現了工資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穩步提高。行業、地區、群體工資差距逐步縮小。”盧愛紅說。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1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幅10.8%。全國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上海,23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北京,21元。
看點3
4100億養老金簽委托投資合同
目前,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廣西、云南、陜西、安徽等8個省區市已與社?;饡炇鹞型顿Y合同,合同總金額為4100億元。其中,1721.5億元已到賬并開始投資,剩余其他資金將按照合同約定分年分批到位。
“還有一些省份正在積極推進這項工作。”盧愛紅介紹,人社部下一步將抓好合同簽約工作,對各省區市情況進行分析,確定委托投資的重點地區,督促加快工作進度。
此外,除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外,人社部將研究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的委托投資工作,這也就意味著除職工基本養老金將進行投資運營外,城鄉居民的養老基金也將進行投資運營。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關系到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也關系到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盧愛紅表示,人社部下一步將研究開發投資監管信息系統,建立以投資績效管理為核心的考核評價體系,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同時,人社部還將制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信息報告披露辦法,明確披露方式、披露渠道、披露頻率,促進信息公開透明。
看點4
將重點檢查高溫津貼發放情況
“這兩天有的地區確實非常熱,在這么炎熱的天氣下還有部分勞動者在高溫下作業,或面臨高溫作業這樣的環境,確實需要采取保護措施或補貼措施以保障他們的權益。”盧愛紅在會上說。
2012年下發的《關于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通知》明確規定了高溫津貼的發放對象是夏季在室外露天作業氣溫達到35℃以上,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至33℃以下環境作業的勞動者。同時規定,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在目前28個公開高溫津貼標準的省份中,津貼多按月為單位發放。如北京規定,室外露天作業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按月計發津貼的省份中,山西省標準最高,為240元/月。江西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月240元。部分省份則按天計發高溫津貼。如天津的標準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日平均工資12%,經測算,今年的高溫津貼日標準為27.3元。
“這幾年,各級人社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積極采取措施認真貫徹落實,并對高溫津貼的發放條件、發放方式、發放的時間長短、發放的水平等等都做出具體規定。一些地區還根據經濟發展和地區的物價水平等對高溫津貼標準進行了調整。”
盧愛紅表示,人社部將指導用人單位完善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有關規章制度,及時發放高溫津貼。在一些重點行業,推動用人單位就高溫津貼和其他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等開展集體協商,訂立專項集體合同。
同時,人社部將繼續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夏季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檢查高溫津貼發放、工作時間、工資支付等情況,嚴肅查處企業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