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為何吃飽了還能進食
健康新聞 1420 0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為什么有些人吃飽了就能輕易停止進食,而另一些人則一吃就停不住,進而可能會導致肥胖?美國西北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在于大腦回路。大腦中兩個區域之間新發現的結構性連接可能與調節進食行為有關。這些區域涉及嗅覺和行為動機。當兩個大腦區域之間的聯系減弱得越明顯,人體質量指數(BMI)往往就越高。這項研究5月16日發表在《神經科學雜志》上。
研究人員發現了嗅結節和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PAG)之間的聯系。嗅結節是嗅覺皮層區域,是大腦獎勵系統的一部分。PAG參與響應疼痛、威脅等負面情緒的動機行為,并可能參與抑制進食。
當饑腸轆轆時,食物的香味使人胃口大開。但當吃飽時,這種氣味就不那么吸引人了。氣味在引導食物攝取等動機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反過來,嗅覺又受到饑餓程度的調節。科學家尚未完全了解嗅覺影響進食的神經機制。
西北大學范伯格醫學院神經學研究助理教授周光宇表示,吃東西的欲望與食物氣味的吸引力有關,但如果引導這一行為的大腦回路被擾亂,信號可能會被混淆,導致即使吃飽了,食物也還是有吸引力。當大腦中嗅結節和PAG兩個區域之間的結構性聯系較弱時,一個人的BMI水平就會增高。
上一篇:
養山護林,向森林要食物
下一篇:
2024年05月21日每日養生小知識健康簡報,星期二!健康是一種生活態度!
易網健康養生網,致力于都市養生知識的普及,推進養生理念的更新。易網養生網提供專業、完善的養生信息服務,涵蓋中醫養生、食療養生、養生保健、心理養生、養生小常識、女人養生、房事養生、經絡養生,愛眼護眼、養生小知識和順時養生等。作為養生第一門戶,秉承傳播科學養生方法和理念將養生貫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讓養生大眾化,全民化,科學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46
現代社會,人類的壽命得到大幅延長。但伴隨著年齡增長,一系列與衰老相關的癥狀也會極大影響人們的晚年生活質量與健康。衰老的基礎是明顯的代謝下降,但其驅動因素是什么?如何對抗衰老、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成為長期以來醫學界乃至全人類重點關注和要面對的問題。對此,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強力教授團隊與汪麗恒教授團隊有
1186
不少家長認為胖嘟嘟的孩子招人喜歡,卻不知自己已經陷入誤區,沒有意識到兒童肥胖的危害。“這小朋友長得快,7歲半身高已經143公分,體重39公斤,他的BMI19.1還在正常范圍內,但體成分分析顯示體脂肪率40%,所以他屬于隱形肥胖,問題遠比身材看起來嚴重。”在首都兒科研究所,該所兒童營養研究中心主任王曉
1861
人物小傳 王明時,1935年生,黑龍江人,天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傳感工程研究所原所長,博士生導師。王明時主持完成腦科學研究、激光平衡機等25項科研成果,提出基于腦—機接口的大腦狀態磁場調控技術,為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和腦科學研究作出貢獻,曾獲國家發明獎2項。 精神矍鑠、談吐儒雅、思
1352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許多患者依賴心臟起搏器,這是一種調節電脈沖以保持心臟平穩跳動的小型設備。為了減少并發癥,研究人員希望讓這些設備更小巧,且侵入性更小。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由光驅動的無線設備,可植入體內來調節心血管或神經活動。這種輕如羽毛的薄膜可通過微創手術植入,并且不包含
315
據新華社電 (記者鄭天虹、楊淑馨)記者近日從中山大學獲悉,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張宏波課題組在《自然》(Nature)雜志發表論文,發布了首個人類肢體發育單細胞時空圖譜,解析了胎兒四肢的細胞演變路徑和細胞空間位置決定過程。 這項研究為進一步研究肢體發育的詳細調節機制、肢體發育異常的細胞生理機制,
731
/>數據來源:科技部、國家統計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黨的十八大以來,深懷愛國之心
1313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張佳欣)向人體運送藥物的主要挑戰是能不斷將藥物準確送達病灶位置,同時確保它們留在病灶發揮作用。雖然運輸藥物已經取得進展,但監測藥物仍存在挑戰。它往往需要像活檢這樣的侵入性程序。據發表在《ACS應用納米材料》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美國紐約大學坦登工程學院團隊開發出能自
1983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西班牙巴塞羅那基因組調控中心和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研究人員已全面鑒定了在蛋白質KRAS中發現的變構控制位點。這些正是藥物開發中備受關注的靶點,新發現或有助控制癌癥中的這些關鍵蛋白。18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這一研究提供了KRAS的第一個完整控制圖譜。 K
169
現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識也強,稍微有一點不舒服,就喜歡去醫院做個檢查, 然后開一些藥。但是,有很多病聽起來很嚇人,其實都是不用治療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錢!飯后燒心:吃花
116
立秋后秋燥襲來,不少人感覺身體干燥。那么怎么對付秋燥?12樣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凈,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腎排毒把香菜切
274
秋葵,在我國江西省的萍鄉以及南方地區有種植,是錦葵科秋葵屬植物,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調經等功效,主治咽喉腫痛,小便
130
平時要養生、不是老了再養生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沒病多檢
124
血液是滋養身體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也會出現一些“垃圾”,如果它們不能被及時“清理”,就會造成血液不清潔,變得黏稠,流通不順暢,從而影響健康。這時,不妨通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