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方地區有春季多風的特點,風邪無處不在。特別是當人體的正氣不足、抵御能力下降時,風邪就有可能透過我們的腠理,侵襲身體。但是如果做好防范措施,它也不會有可乘之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自己免受風邪侵擾呢?
春季重點防范風邪襲肺
中醫認為,自然界正常的風、寒、暑、濕、燥、熱(火)稱為“六氣”,“六氣”太盛,表現出對人體有害的一面,則為“六淫”。風邪是“六淫”之首,《黃帝內經》就記載有“風為百病之長”的說法。
“風邪”屬陽邪,主要易侵犯頭面部、肌表腠理,比如皮膚過敏、瘙癢癥,皆為風邪沖擊腠理所致。當人體的正氣不足、抵御能力下降時,這些外來的邪氣才能透過我們的腠理,侵襲身體。
中醫理論認為,春天是陰消陽長的季節,自然界陽氣開始生長,陰氣減少。人體與自然界相應,生理功能開始活躍,新陳代謝日漸旺盛。這時,人們的活動量開始增加,氣血漸漸運行活躍,人的皮膚腠理變得疏松,毛孔開合,易感受風邪。人體的陰陽處于動態變化之中,是很不穩定的,一旦調節不當,就很容易生病。
特別是隨著氣溫的上升,細菌、病毒易繁殖,且氣候干燥,而肺臟喜潤惡燥,在這樣的天氣環境下更易患病。因此,春季要重點防范風邪襲肺,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
春天氣溫變化較大,乍暖乍寒,加之人體的皮膚腠理已經開始變得疏松,故要“春捂”。體弱之人尤其要注意背部保暖。對衣著的要求是寬松舒展、柔軟保溫。但是,“捂”也要有分寸,捂多了、捂緊了容易出汗,經冷風一吹,更易為風寒所侵襲。
寒多自下而起,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如果過早地換上裙裝,容易導致關節疼痛或婦科疾患,因此青年女性尤其需要注意早春時節做好腰部以下肢體的保暖。
體弱者慎用冷水洗臉洗手
中醫五行學說理論認為,水應腎,腎主骨。年老體弱者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易侵入關節,此時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于外,濕寒滯留于手指關節,輕則引發指節酸痛,重則變形。此外,濕寒滯留于頭面,易患頭痛。
同時,洗頭吹干要及時。洗頭之后應及時用熱風機吹干,否則,水濕留于發際中,濕寒聚于頭部,由表及里深入顱內,容易導致頭痛。如毛發未干又被冷風吹過,易出現“偏頭風”之癥。
清晨鍛煉要保暖。早春清晨的氣溫依舊偏低,寒冷襲人,外出鍛煉應注意保暖。如果身上出了汗,要隨時擦干,避免穿著濕冷衣物。若再遇冷風侵擾,極易受寒生病。
過敏考慮從“風”論治
春天多風,百花齊放,是過敏性疾病高發的季節。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皮炎等疾病是風邪致病的典型表現。
風邪與過敏原都具有致病廣泛的特征,并且都以春季為主要發病季節;兩者從肌表、口鼻而入,或具有相同的致病途徑,都屬于中醫外感病邪的范疇;風邪與過敏原都具有起病急、發病快、傳變迅速、病變反復發作、易為外因所誘發的共同特征。
因此,從辨病角度找出過敏原,運用祛風中藥,從“風”論治過敏性疾病可取得明顯效果。
日常多吃綠色蔬菜
中醫認為青色入肝,綠色蔬菜如菠菜、芹菜、油菜、薺菜、韭菜、萵筍、香椿、青椒等,對肝臟有益。現代營養學研究證實,綠色蔬菜富含豐富的葉綠素、胡蘿卜素、維生素 C、鎂、鋅、鐵等,能夠促進肝細胞再生,保持消化道暢通。因此,春季應多食各類蔬菜。
文/王國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