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黑龍江已經寒氣襲人,但在佳木斯市郊區的百善華僑養老中心,提前供暖讓居住在這里的老人們感受到溫暖。
進入養老中心大廳,只見幾位老人坐在窗邊曬太陽、嘮家常,不遠處還有幾人在護工的陪伴下,做著簡單的上肢活動操。
“我們有多功能休閑娛樂大廳、康復理療室、圖書閱覽室和書畫棋牌室,住宿分為失能區、半自理區和自理區3種類型。”百善華僑養老中心院長王義強介紹,這家養老中心是佳木斯市規模較大的中高端養老機構之一。
記者看到,養老中心的房間約有30平方米,寬敞明亮。呼叫系統、有線電視、無線網絡等基礎設施實現全樓覆蓋。如廁拉手、走廊扶手等設備設施也都是老年人專用的,十分完備。服務員、護理員全部持證上崗,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護理和服務。“現在的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價格未必是考慮的首要因素了。很多老年人更看重環境、交通、就醫、購物是否方便等。”王義強說。
有魚有肉、六菜一湯、葷素搭配,每餐每天每周不重樣,也是不少老年人選擇在此居住的原因之一。今年83歲的姜景龍老人已經在此安心居住了近6年,他說:“花錢住養老院,我最看重的就是伙食。吃得好,身體才能健康。這里還經常組織娛樂活動,讓我們身心都很愉悅。”
就醫是否方便也是許多老年人選擇養老院時考慮的關鍵因素。成立于2019年的佳木斯市郊區嘉會醫養中心,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決了養老院不便就醫、醫院不能養老的問題。
走進醫養中心,只見醫療區設有內科、外科、中西醫結合科、檢驗科等科室,同時配備了進口CT、彩超、心電機、生化儀等醫療設備,能夠為入住老人提供專業護理、康復訓練、健康管理、營養膳食、醫療保障等專業照顧服務。“我用半年多時間考察了好幾家養老院,最后選定了這家,就是看中了這里有更好的醫療條件。”今年81歲的高秀英老人告訴記者,雖然自己身體還算健康,但考慮到隨著年齡的增長,就醫是否方便一定是選擇養老機構的首要因素。
醫養中心還配建了專業的適老設施設備,推行健康護理、康復保健、老年教育培訓、心理慰藉等服務方式,為老年人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和高品質的醫護照料。“對老年人的醫療支撐特別重要,我們每天對所有住養老人都有心率、血糖、血壓等健康監測,類似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等,在這里都能夠被及時發現、及時搶救。”佳木斯市郊區嘉會醫養中心院長戴丹丹說。
2022年9月,黑龍江省出臺《養老托育服務業發展專項行動方案(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加快形成智慧養老托育服務新業態,全省養老床位供給總量達到25萬張以上,同時依托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引導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廣泛對接老年人需求,提供就近就便消費服務,打造15分鐘助老生活圈,支持物業企業、零售服務商等提供生活用品代購、照料看護、精神慰藉等定制養老服務。
在此背景下,大慶市肇源縣積極創新養老服務新模式,啟動公辦養老機構“提檔升級”工程,撤并條件差的區域中心敬老院5處,投資1300萬元建設完成縣中心敬老院。同時,不斷優化機構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民辦養老機構達到23家。2023年,當地以能力作風建設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新增合規民辦養老機構養老床位數為近年來床位數增長最多的一年。
綏化市肇東市西園街道福園社區則以提高老人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轄區內老年大學、醫療門診、商業網點、健身器材等服務設施齊全。社區還為老年人發放了老年便民卡,涉及轄區內的多家企業以及商超、理發店、糧油店等商戶,老年人有相關需要,撥個電話便可享受上門服務。
“面對巨大的養老市場,我們不斷推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在政策引導下,社區在方便老年人日常消費需求的同時,也涌現出各種新型業態,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肇東市西園街道福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劉立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