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機器學習展示診療疾病潛力
健康新聞 1225 0
科技日報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劉霞)一個由德國慕尼黑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波士頓大學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正在探索將人工智能(AI)較新分支——因果機器學習用于診斷和治療的潛力。他們的最新研究指出,因果機器學習可以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為個性化治療提供了機會,有助改善患者健康狀況。相關論文發表于19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醫學》雜志。
研究負責人、慕尼黑大學AI管理研究所所長斯特凡·弗雷里格爾教授指出,經典機器學習可識別模式并發現相關性。但因果關系中的因果原理對機器而言仍是盲區,機器無法解決“為什么”的問題。然而,在作出治療決定時遇到的許多問題都包含因果關系。
例如,在治療糖尿病時,經典機器學習能預測具有一系列風險因素的患者罹患該疾病的可能性。而因果機器學習可回答:如果患者服用抗糖尿病藥物,會對患病風險產生什么影響,即它能衡量一個原因(藥物處方)的影響。它還可估計另一種治療方案是否優于目前處方藥二甲雙胍。
不過,弗雷里格爾指出,為估計某種假設療法的效果,AI模型必須學會回答“假設會怎樣”這類性質的問題。鑒于此,他們給機器制訂了規則,使其可識別因果結構并將問題表示出來。然后,機器必須學會識別干預措施的效果,并理解現實中的后果如何表示為輸入計算機的數據。結果顯示,因果機器學習能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
“消博”觀潮 新型消費好物加速“出圈”
下一篇:
新方法可降低小麥鎘鉛污染對人體健康威脅
易網健康養生網,致力于都市養生知識的普及,推進養生理念的更新。易網養生網提供專業、完善的養生信息服務,涵蓋中醫養生、食療養生、養生保健、心理養生、養生小常識、女人養生、房事養生、經絡養生,愛眼護眼、養生小知識和順時養生等。作為養生第一門戶,秉承傳播科學養生方法和理念將養生貫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讓養生大眾化,全民化,科學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745
科技日報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張佳欣)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使用人工智能(AI)技術大幅加快了帕金森病治療方法的開發。他們設計并使用了一種基于AI的策略,來識別阻止α-突觸核蛋白(帕金森病的特征蛋白)聚集的小分子。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化學生物學》雜志上。帕金森病影響著全球600多萬人,預計到
457
近日,記者從山西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第一臨床醫學院精神衛生學團隊揭示了炎性抑郁癥患者的腸道菌群特征及其免疫調控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 單胺類神經遞質假說是被廣泛接受的抑郁癥發病機制理論之一。目前,基于單胺類神經遞質假說研發的一線抗抑郁藥物,如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五羥色胺及腎上
1634
本報北京電 (申奇)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4年版)》(以下簡稱“指南”),明確六類肝癌高危人群,建議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個月進行1次篩查。 指南介紹,在我國,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過度飲酒、肝脂肪變性或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肝病、飲食
544
2024年4月13日是第22個“全國愛鼻日”。一場針對保護鼻腔的義診活動當天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簡稱“北大醫院”)開展,吸引約200位患者參與。每年4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被設定為“全國愛鼻日”,此次主題為“鼻腔疾病預防,重在日常護理”。13日上午,北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劉俊秀帶領多位醫生為患
1259
張寧的工作主要是跟泌尿腫瘤打交道,一晃已經29年了。 “一天天的,忙得停不下來,給患者加號,總是加到實在加不了為止。”作為北京安貞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寧的門診總是爆滿。 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看的患者越多,張寧越發現,診療技術和實際應用之間是有差距的。 “不是說我手術做得好,來個患者我就
287
干眼(dry eye)是一種極常見的眼科疾病,臨床表現為眼干、眼痛等不適癥狀。記者6日獲悉,醫學專家研發出一種超小型納米酶,通過模擬相關功能,可有效清除眼部過量的活性氧,加速角膜上皮修復,促進淚液分泌、恢復眼表穩態。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黃錦海、周行濤團隊與上海理工大學李貴生教授團隊攜手合作取得
1213
【關鍵詞】罕見病用藥進醫保 【事件】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個國際罕見病日。前不久,最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新增15個目錄外罕見病用藥,覆蓋16個罕見病病種,一些長期未得到有效解決的罕見病,如戈謝氏病、重癥肌無力等均在其列,患者治療費用大幅下降。截至目前,超過80種罕見病用藥已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
1868
醫療人工智能(AI)最受“吹捧”的承諾之一,就是它們能夠幫助人類臨床醫生更精確地解讀X光和CT掃描等圖像,從而作出更準確的診斷報告,增強影像科醫生的表現。 但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嗎?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合作研究表明,使用AI工具進行圖像解讀的效果,似乎因臨床醫生而異。
169
現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識也強,稍微有一點不舒服,就喜歡去醫院做個檢查, 然后開一些藥。但是,有很多病聽起來很嚇人,其實都是不用治療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錢!飯后燒心:吃花
116
立秋后秋燥襲來,不少人感覺身體干燥。那么怎么對付秋燥?12樣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凈,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腎排毒把香菜切
274
秋葵,在我國江西省的萍鄉以及南方地區有種植,是錦葵科秋葵屬植物,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調經等功效,主治咽喉腫痛,小便
130
平時要養生、不是老了再養生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沒病多檢
124
血液是滋養身體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也會出現一些“垃圾”,如果它們不能被及時“清理”,就會造成血液不清潔,變得黏稠,流通不順暢,從而影響健康。這時,不妨通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