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頸椎病能導致癱瘓、要人性命,這是不是真的?得了頸椎病是否需要立即開刀動手術?不良坐姿嚴重影響頸椎健康,你知道多少?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護理好勞累的頸椎?7月19日法制晚報《健康大講堂》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關節科主任醫師張毅為大家答疑解惑。
網傳頸椎病能導致癱瘓、要人性命,這是不是真的?得了頸椎病是否需要立即開刀動手術?不良坐姿嚴重影響頸椎健康,你知道多少?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護理好勞累的頸椎?7月19日法制晚報《健康大講堂》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關節科主任醫師張毅為大家答疑解惑。
主持人胡莎(左)、張毅主任(右)
節目開始我們的小胖機器人就主動出擊,向我們的張毅主任和廣大網友送出“愛之么么噠”,把我們的莎莎主播晾在了一邊,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太可愛了。節目一開始,主持人胡莎就問了大家十分關心且聽上去有些毛骨悚然的問題: 頸椎病能不能引起癱瘓呢?會不會導致死亡?
張毅主任解釋道:頸椎病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多發的慢性疾病。雖然可以引起癱瘓。但是頸椎病所引起的癱瘓相比腦血管病、腦出血、腦梗引起的完全不一樣,它引起的大多是不完全性的癱瘓,比如一側或雙側的肢體感覺異常,力量減弱,下肢無力行走困難。頸椎病是一個發病比較緩慢,病程比較長的常見病;可以通過自己調節,控制病情發展的疾病,是一個可以臨床可治的疾病。頸椎病大多數是不會引起癱瘓的,頸椎病直接引起死亡的先例目前還沒有相關報道。在醫學科技高度進步的當下,完全性癱瘓和死亡病例幾乎是看不到的。張毅主任聊起自己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經常會有嚴重的頸椎病患者,嚴重到站不起來,走不了路,拿不起來東西。但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識也提高了,對病情的認識更深了,這么嚴重的病例已經很少見了。
張毅主任還說道:生活中有一些人,對待頸椎病有談虎色變的感覺,一聽說自己得了頸椎病,就非常的緊張,怕癱瘓,怕影響工作和生活,顧慮非常多。其實大可不必,消除緊張情緒,通過細心的調節,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頸椎病是完全可以達到臨床治愈的。
網傳頸椎病能導致癱瘓、要人性命,這是不是真的?得了頸椎病是否需要立即開刀動手術?不良坐姿嚴重影響頸椎健康,你知道多少?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護理好勞累的頸椎?7月19日法制晚報《健康大講堂》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關節科主任醫師張毅為大家答疑解惑。
網傳頸椎病能導致癱瘓、要人性命,這是不是真的?得了頸椎病是否需要立即開刀動手術?不良坐姿嚴重影響頸椎健康,你知道多少?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護理好勞累的頸椎?7月19日法制晚報《健康大講堂》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關節科主任醫師張毅為大家答疑解惑。
張毅主任
頸椎病的常見并發癥:
1.吞咽障礙
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內有異物感,少數人有惡心、嘔吐、聲音嘶啞、干咳、胸悶等癥狀。這是由于頸椎前緣直接壓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狹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過速使食管周圍軟組織發生刺激反應所引起。
2.視力障礙
表現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這與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3.頸心綜合征
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被誤診為冠心病。這是頸背神經根受頸椎骨刺的刺激和壓迫所致。
4.高血壓頸椎病
可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壓升高為多,稱為“頸性高血壓”。由于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故兩者常常并存。
5.胸部疼痛
表現為起病緩慢的頑固性的單側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檢查時有胸大肌壓痛。這與頸6和頸7神經根受頸椎骨刺壓迫有關。
6.下肢癱瘓
早期表現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時有如踏棉花的感覺,個別患者還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或大小便失禁等。這是因為椎體側束受到頸椎骨刺的刺激或壓迫,導致下肢運動和感覺障礙所致。
7.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識障礙,亦無后遺癥。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惡心、嘔吐、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這是由于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供血不足所致。
網傳頸椎病能導致癱瘓、要人性命,這是不是真的?得了頸椎病是否需要立即開刀動手術?不良坐姿嚴重影響頸椎健康,你知道多少?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護理好勞累的頸椎?7月19日法制晚報《健康大講堂》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關節科主任醫師張毅為大家答疑解惑。
直播現場
頸椎病的治療
1.藥物治療
根據頸椎病不同的類型和發病階段,可嘗試使用神經營養藥如甲鈷胺、注射用腺苷鈷胺。為消除神經根和椎旁組織水腫的脫水改善微循環的藥物,邁之靈,甘露醇注射液靜脈滴。還有非甾體類的消炎鎮痛藥,頸痛顆粒,根痛平等中成藥物治療.外用各種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藥膏、膏藥。(建議藥物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2.運動療法
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
3.手法正脊、按摩推拿療法
正確適度的手法正脊、按摩松解可以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癥狀。但不正確的手法、過度按摩也可以造成病情加重。
5.理療和牽引
急性期可行離子透入、超聲波,紫外線或間動電流等;疼痛減輕后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感應電或其他熱療。一些神經根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頸椎適度的牽引效果也是良好的。
6.溫熱敷
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癥狀,有助于手法治療后使患椎穩定。
7.手術治療
對癥狀反復發作明顯影響生活工作的,經系統保守治療無效的、有嚴重的神經根或脊髓壓迫、已經出現明顯肌肉萎縮和病理反射的患者建議盡快手術治療。根據具體病情可選擇微創手術治療(頸椎間盤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和顯微鏡下的手術治療)或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治療。(杜絕盲目的手術治療)
網傳頸椎病能導致癱瘓、要人性命,這是不是真的?得了頸椎病是否需要立即開刀動手術?不良坐姿嚴重影響頸椎健康,你知道多少?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護理好勞累的頸椎?7月19日法制晚報《健康大講堂》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關節科主任醫師張毅為大家答疑解惑。
張毅主任
頸椎病的預防:
頸椎病的防治首先應該樹立正確的心態,掌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張毅主任建議: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作空閑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于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調整坐姿預防頸椎病
1、頭和頸部
頭頸部的坐姿是最重要的。正確的坐姿是視線不高于屏幕,保持在屏幕的1/3處,當我們看屏幕下方的文字圖片時頭部就會自然下垂,就不用一直緊繃著脖子,給頸椎造成壓力了。
2、手臂和肘部
手臂和肘部在按打鍵盤時非常重要,姿勢如果不對會讓肩膀蜷縮,導致疼痛,因此應該保持正常自如的姿勢,不用費力去夠鼠標和鍵盤。
3、下背部
下背部對頸椎和腰椎都很重要,最好可以放一個小靠枕墊著下背部,讓下背部有著力點,保護脊椎。
4、腿部
腿部對脊椎也有很大的影響,膝蓋彎曲呈直角是久坐最應該牢記的準則。
這就是椅子不應該過高也不應過低,保持直角時椅子高度一定要合適,膝蓋的高度稍稍低于臀部是最自然的。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注更多健康信息,可以在平臺搜索“法制晚報健康大講堂”觀看節目回放并查看相關健康資訊。《健康大講堂》定于每周三、五下午14:30-16:00進行直播。網友們可以通過直播平臺進行互動。
專家介紹:
張毅主任
1979年就讀于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1984年8月畢業分配到北京市第六醫院骨科工作;1992年4月——1994年10月日本學習。1995年4月調入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原北京冶金醫院),畢業至今從事骨科工作已滿33年,現任脊柱關節科主任醫師。發表頸腰椎,關節置換及足踝論文10余篇。對各部位疼痛,有豐富的診斷、治療經驗。形成了自己的治療特點---注重遠期療效。
擅長:
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椎的多種手術和內固定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顯微鏡下微創手術治療。全髖、全膝關節置換術。及膝內,外翻畸形的矯形術,肢體延長術。足拇外翻,足部畸形,疼痛的手術治療。各種創傷、骨折的手術治療。
中西醫結合,應用針刀治療、穴位注射、關節注射和正骨調脊療法治療以四肢、軀干、關節為主的各種骨病、創傷骨折及老年骨關節病,骨質疏松。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膝關節、髖關節及手指足趾小關節疼痛。療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