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飲食方法四大推薦,快來跟著吃
第二屆營養素養大會暨第四屆飲水與健康學術研討會發布2024年度十大營養熱詞,讓“抗炎飲食”一度沖上熱搜。隨著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炎癥、癌癥與腫瘤等行為生活方式疾病患病率的提高,時下人們似乎更關注自己的飲食與健康。那么,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抗炎飲食。“抗炎”中的“炎”是一種慢性非感染性炎癥,是機體內
第二屆營養素養大會暨第四屆飲水與健康學術研討會發布2024年度十大營養熱詞,讓“抗炎飲食”一度沖上熱搜。隨著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炎癥、癌癥與腫瘤等行為生活方式疾病患病率的提高,時下人們似乎更關注自己的飲食與健康。那么,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抗炎飲食。“抗炎”中的“炎”是一種慢性非感染性炎癥,是機體內
入夏以來,多地持續高溫。高溫天氣會導致胃腸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的發病風險增加。專家提示,夏季是腹瀉的高發季節,很多人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起病多急驟,要預防夏季腸道傳染病,注意食物和飲用水的衛生安全。北京市的張女士近日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時一日排便數次;重慶市的崔先生因吃了冰箱里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惱人的春季過敏也隨之而來。根據醫療機構花粉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目前已進入春季花粉高峰期。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王學艷:花粉監測數據顯示,3月8日空氣中主要致敏花粉濃度達到了每千平方毫米3600多粒,主要致敏花粉是柏樹花粉、榆樹花粉、楊樹花粉。近幾天門診量比平時增加
“在所有住院肝病患者中,每大約10個肝病患者中就有1個以上患藥物性肝損傷。”7月28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肝病醫學部主任醫師鄒正升表示,目前我國非感染性肝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其中藥物性肝損傷是一種主要的非感染性肝病,正日益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研究顯示,超過1100種的藥物和草
魯迅的小說《藥》中,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買人血饅頭治“癆病”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癆病”就是結核病,作為人類最古老的疾病之一,結核病已和人類糾纏上萬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哪些人容易中招?如何預防這個“白色瘟疫”?資料圖:門診掛號處。中新社發 韋亮 攝全球一年新增結核病人近千萬據世衛組
南山名醫開講:春天如何遠離咳喘鼻炎?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萬物復蘇,春暖花開,一片生機盎然。不過,專家提醒,受慢性咳嗽或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困擾的人群,春季要防病情反復。如何擺脫這幾種常見病的困擾?我們請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山名醫團的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劉春麗教授,變態反應科(過敏科)副主任
僅30分鐘!DNA傳感器可快速確定病毒傳染力 有助遏制新冠傳播科技日報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道,來自美國、阿根廷和德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傳感器,該傳感器集成了專門設計的DNA片段和納米孔感測儀,可以在不需要對病毒樣品進行預先處理的情況下,幾
發熱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關卡,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曾經出現過不同次數、不同程度的發熱。發熱對機體的影響是雙方面的,一方面,發熱確實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另外一方面,發熱是機體在動用自己的免疫力和疾病做斗爭。孩子的爸媽,在孩子第一次發熱時往往焦急萬分、手足無措,跟隨著孩子每一次生病后或自愈、或就醫后痊愈
“葡萄膜炎”,聽起來很陌生,卻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它可以引起一些嚴重的并發癥和后遺癥,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而我們在關注自己身體健康的同時,常常會忽略眼部的健康。所以,了解這個“陌生又熟悉”的眼科疾病,是很有必要的。葡萄膜炎是什么?葡萄膜炎是發生在葡萄膜組織的炎癥,如今葡萄膜炎也泛指發生于葡萄膜、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些人經常出現不明緣由的發燒現象,去醫院檢查,又檢查不出來什么原因,到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劉正印表示,不明原因的發燒也叫發燒待查,需要符合三個診斷條件。第一,體溫大于38.3℃,第二,發燒時間持續三周以上,第三,至少持續一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的《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規范(2019年版)》對外發布。新版規范聚焦社區獲得性肺炎(CAP)即社區發病的感染性肺炎的診斷、高危因素識別、經驗性和目標治療等,以期降低病死率和后遺癥發生率。據了解,肺炎是當前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絕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