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在美獲批開展治療帕金森病臨床試驗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中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的藥企綠谷(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1月13日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書面通知,已批準“九七一”(英文名:Sodium Oligomannate,代號:GV-971)開展治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中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的藥企綠谷(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1月13日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書面通知,已批準“九七一”(英文名:Sodium Oligomannate,代號:GV-971)開展治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小鼠研究發現,鍛煉能提高那些或對大腦具有保護作用的抗炎因子水平。如果將這些抗炎因子轉移到不鍛煉的小鼠體內,也能提高它們的學習和記憶力;一小組認知損害患者在堅持鍛煉6個月后,體內這些抗炎因子也會有所增加。研究結果對鍛煉身體為何有益大腦的機制提出了
“認知+太極”能延緩輕度認知障礙對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起干預作用本報記者 俞陶然打太極拳對控制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發展有沒有效果?昨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和星太極聯合發起“太極拳訓練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長期前瞻性臨床研究”項目,計劃開展為期5
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記者 陳靜) 5G+物聯技術如何造福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怎樣實現健康老齡化?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老年醫學研究所所長陳川8日對記者說:“我們希望借助5G物聯技術,把已有的中西醫診療技術,通過遠程技術傳遞給每個患者,爭取及早識別、盡早干預。”據介紹,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
中新網上海10月23日電 (記者 陳靜)伴隨社會老齡化不斷加深,阿爾茨海默病越來越受到關注。在23日舉行的“健康老齡化——創新助力阿爾茨海默病精準防診治”2021上海論壇上,上海醫學創新發展基金會發布了《完善阿爾茨海默病防控體系的政策建議》(下稱:《政策建議》)。根據《政策建議》,當下,中國阿爾茨海
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相關蛋白可能來自大腦外部新華社悉尼9月26日電(劉詩月)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發現,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β淀粉樣蛋白有可能來自身體其他器官,并通過血液滲入大腦。這一發現為防治阿爾茨海默病帶來了新思路。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學》雜志上。論文主要作者、澳大利
中新網上海9月21日電 (孫國根陳靜)人老了就會“糊涂”嗎?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可以預防嗎?認知障礙和癡呆領域專家郁金泰教授21日告訴記者,偷走記憶的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病;增加認知活動,控制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危險因素,同時避免精神緊張,可以降低罹患阿爾茲海默癥的發病風險。9月2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張依琳)“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臨床前期的時候可能沒有任何癥狀。不少患者到了中重度才被家屬帶著來醫院就診,錯過了最佳干預期,因此要抓住早期癡呆釋放的‘蛛絲馬跡’。”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今年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擬定的主題是“知彼知已、早診早智”。21日,在北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7日電(張依琳)每3秒全球就會新增一位失智癥患者,中國目前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癡呆患者,患病人數逐年增長……但與此同時,患者主動就診率卻較低。在專家看來,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科普迫在眉睫,需要醫患攜手共筑疾病防控防線。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15日,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
做女人真的好難!.hzh {display: none; }體型焦慮、年齡恐慌、家庭困境、職場歧視等讓不少女性長嘆一口氣。更可氣的是,有些疾病也盯上了她們,讓她們難上加難,而阿爾茲海默癥(AD)就是其中之一。阿爾茲海默癥,就在我們身邊阿爾茲海默癥,簡稱AD,是一種漸進性的大腦功能衰退性疾病。根據國際
中新網上海8月18日電 (孫國根 陳靜)記者18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郁金泰教授臨床科研團隊綜合運用新型多組學整合研究發現,ACE等7個基因可以在轉錄和表達水平上不同程度地調控老年癡呆的發生。該研究成果有望為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研發設立新的靶點。當今全球阿爾茨海默病形勢嚴峻,且未有可逆轉或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風險與血液中數十種蛋白質水平異常有關,而這種異常提前數年已開始出現。新發現為開發阿爾茨海默病預防性療法提供了思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近日發布公報說,這項新研究使用了美國一項持續數十年的大型研究采集和存儲
歷時七年對照研究顯示 兩種阿爾茨海默病試驗藥效果不如人意科技日報北京6月21日電 (記者張夢然)阿爾茨海默病藥物一直是領域里“最難啃的硬骨頭”,而備受關注的兩種藥物近期報告的結果似乎依然不如人意。英國《自然·醫學》雜志21日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稱,歷時7年的Ⅱ/Ⅲ期臨床試驗顯示,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試驗
中新網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衰老》最新發表一篇醫學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針對俗稱老年癡呆的阿爾茨海默病(AD)研發的一款疫苗進行2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款名為AADvac1的疫苗安全性良好,而且能在輕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體內誘導免疫應答。不過,論文也提醒
我國專家揭示女性更易患阿爾茨海默病的秘密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俠克)阿爾茨海默病(AD)是嚴重威脅全球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數據顯示,該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近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盧潔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女性攜帶一個特定載脂蛋白(APOE ε4)等位基因即可導致腦內特定蛋白(tau蛋白)聚集增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9日電(記者 張尼)28日,在北京發布的一則報告披露了國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診療現狀。數據顯示,目前堅持服藥的患者比例相對較低,服用3年以上的患者比例不到三成,相比之下,農村患者的未服藥率和停藥率均顯著高于城市。資料圖:某收治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專科醫院中,一位患病正在輪椅上曬太
中新網北京4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和紅棉公益基金會主辦的“久九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慈善援助項目”,近日在北京和上海先后啟動。這一慈善項目將面向全國確診為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以藥品援助方式幫助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患者
中新社昆明1月19日電 (記者 胡遠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日發布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在牛筋果中發現結構新穎的具有7/6/6/6/5環系的檸檬苦素類化合物,其或可作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先導化合物。牛筋果為苦木科植物,生于低海拔山地疏林中。其根也是一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阿爾茨海默病是
近日,一項發表在《生物精神病學》雜志上的新研究發現,長期持續情緒低落,尤其是老年人群中,會引起認知功能下降,進一步增加晚年患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癡)的風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郁金泰教授利用 “中國人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記和生活方式研究”中721名參與者的生物學數據,結合“阿爾茨海默病神經成像
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近期,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主辦的“關注認知功能,守護生命尊嚴”認知功能篩查公益活動在全國多城展開。公益活動將為公眾提供了認識疾病、盡早篩查疾病的窗口,構建起防治疾病的第一道防線。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從容面對,不再回避”。隨著人口老齡化發展,中國阿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李亞南)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隨著人口老齡化發展,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呈上升趨勢。如何才能加強社會公眾對這一疾病的正確認識,如何關注和提升患者家庭的生活質量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指導、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主辦的主題為“從容面對
中新網廣州9月21日電 (蔡敏婕 張斯燕)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全國第五屆防治老年癡呆癥高峰論壇當天在廣州舉行。中山大學教授皮榮標在會上稱,目前臨床上的抗阿爾茲海默病藥物僅能改善癥狀,并不能治愈疾病。多靶點藥物治療成為阿爾茲海默病治療的熱門領域。阿爾茲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
中新網廈門9月20日電 (記者 楊伏山)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癡呆日”。值此之際,“廈馬公益·關注阿爾茨海默病活動——點亮你的記憶”公益活動,20日在廈門育秀社區啟動,走進社區為阿爾茨海默病老人送去親人般溫暖,也喚起更多社會人士關注易阿爾茨海默病。本次公益活動主辦方廈門文廣體育有限公司總經理花云說,
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 《參考消息》7日刊登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道《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增加有關的常用藥》。摘要如下: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醫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稱,治療過敏、感冒、高血壓和尿失禁等疾病的一類藥物,可能會增加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尤其是增加老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這項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 李亞南 郭超凱)近日,中國專家研究發現可提前5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志物的消息登上社交媒體熱搜,也再次引發社會對阿爾茲海默癥的極大關注。阿爾茨海默癥,是老年期癡呆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同時也是老齡人口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一旦患病,人的記憶力、思維判斷能力等會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