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暈倒!獻血前后,千萬別做這些事兒
最近,有一則新聞:某位熱心群眾,旅游時仍不忘獻血;沒想到獻血后面色蒼白、渾身虛弱、差點兒暈倒,幸好民警同志及時發現,將她送到了醫院。那么,獻血和暈倒等表現有沒有關系呢,如果有的話,怎么才能預防?獻血不良反應獻血會出現不良反應嗎?會,不過概率很低。國內的數據顯示,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3%。也就是
最近,有一則新聞:某位熱心群眾,旅游時仍不忘獻血;沒想到獻血后面色蒼白、渾身虛弱、差點兒暈倒,幸好民警同志及時發現,將她送到了醫院。那么,獻血和暈倒等表現有沒有關系呢,如果有的話,怎么才能預防?獻血不良反應獻血會出現不良反應嗎?會,不過概率很低。國內的數據顯示,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3%。也就是
無償獻血能幫助瀕危患者挽回生命,但在我們身邊依然有很多關于獻血的誤解和謠言,阻礙了大家捐熱血獻愛心的熱情。今天,輸血科專家整理了關于獻血的誤區和常見疑問,希望越來越多的大眾能夠正確掌握獻血常識,消除疑慮,積極參與無償獻血。無償獻血人人參與,和諧社會個個受益。謠言:獻血會引起血壓不穩獻血不會引起血壓不
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后出現咳嗽怎么處理?該如何注意飲食健康?如何科學進行鍛煉?康復后多久可以獻血?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進行解答。清淡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絕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7至10天后就進入了康復狀態,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結果都轉陰了,但可能遺留一些癥狀,最多的是咳嗽和嗓子不舒服。”北京中醫醫院
人體血液在不斷新陳代謝,每時每刻都有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又有新細胞生成,以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獻出的血液多久能補充回來?慢病患者能獻血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輸血科主任張亞南在最新一期新京報《健談》直播中給出答案。“一袋袋血液拯救的是一個個生命,獻血是一種團結的行為。”張亞南表示,一般
中新網上海6月14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4日獲悉,長三角地區正在積極推進跨省血液信息互通共享工作,借助大數據云平臺,從血液工作機制上進一步保障了臨床用血安全。據上海市血液管理辦公室透露,目前已實現在一地確診HIV陽性跨省獻血的攔截功能:通過三省一市采供血機構的信息共享。在獻血之前,相關部門首先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電 (記者 李亞南)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自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中國無償獻血人次數連續20年保持增長。1998年,中國無償獻血人次約為30萬,2018年達到約1500萬人次。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國家衛健委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
高度近視為何不能獻血?因這類近視眼多伴隨有眼部的病理性變化,因此,血站一般不主張獻血。一般來說,輕度近視眼(小于300度)并發癥很少,而高度近視者(大于600度)其眼球前后徑明顯變長,但視網膜和脈絡膜卻不能相應地變長,從而導致視網膜、脈絡膜被拉長并呈彌漫性萎縮,相應血管也變得更加纖細,
近視800度以上的人去獻血,經常會被獻血站的護士勸阻,不讓獻血,他們往往會很郁悶,既未能獻出自己的愛心,又浪費了時間。但高度近視不讓獻血是有科學依據的,為什么呢?高度近視為什么不能獻血?按近視的程度分,近視度數大于600度(兒童大于400度)的屈光不正稱為高度近視。因這類近視眼多伴隨有
近日,一段“堅持無償獻血16年的她患了急性白血病”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關注了54歲來自湖南懷化的楊宏傅女士,從2001年起堅持無償獻血16年,如今卻身患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現狀。視頻中,楊女士躺在病床上卻仍然鼓勵年輕人無償獻血參與公益,不少網友表示深受感動。但是,網絡上也有一些
近日,日本國內16家制藥和化學相關企業在全球首次確立了利用“iPS細胞”量產屬于血液成分之一的血小板的技術。 中新網8月8日電據日媒報道,近日,日本國內16家制藥和化學相關企業在全球首次確立了利用“iPS細胞”量產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