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司法力量遏制預付式消費領域亂象
6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規(guī)定,經營者存在下列行為,消費者請求經營者支付懲罰性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通過虛假折價、減價、價格比較等方式誤導消費者進行預付式消費;收取預付款后,終止經營,既不
6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規(guī)定,經營者存在下列行為,消費者請求經營者支付懲罰性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通過虛假折價、減價、價格比較等方式誤導消費者進行預付式消費;收取預付款后,終止經營,既不
越來越多的網站和平臺加入適老化改造行列中來。日前,媒體報道,為讓老年人用手機掛號更順暢,浙江省對預約診療服務平臺進行適老數(shù)字化改造,發(fā)布了“關懷版”。凡是60周歲及以上的居民,打開“浙里辦”App,進入預約掛號界面,就會跳出“關懷版”界面推薦。與“普通版”界面相比,“關懷版”最直觀的改變是字體、按鈕
“點個菜都要關注公眾號,我的微信已經被商家們占領了。”看到網友無意中發(fā)出的一條感嘆,很多人都立馬生出了一種感同身受的無奈感。本想安靜地吃頓飯,卻不得不接受商家的凝視。打開手機看看,你訂閱了多少無效公號?有多少還在持續(xù)推送垃圾信息?有多少公號是你主動訂閱的,又有多少是怎么都記不清如何關注的?其實何止
據(jù)新華社報道,在北京市區(qū)收聽廣播時,經常能聽到一些“神乎其神”的保健藥品推銷廣告。這種以專家講解、聽眾互動、電話賣藥為內容的廣播,大多是“灰廣播”。令人驚詫的是,這些“灰廣播”,竟然還是借正規(guī)廣播電臺悄然“發(fā)聲”。所謂“灰廣播”,主要是指具有播出資質的廣播電臺擅自提高發(fā)射功率增加覆蓋范圍,擅自增加天
據(jù)《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日,“小馬云”范小勤回家了。4年前,他因長相酷似企業(yè)家馬云而走紅網絡,隨后與網紅公司簽約并以“小馬總”的身份做代言、搞直播、拍電影。4年后,當解除一切合同的范小勤回到家時,4年級的他連最簡單的加法都不會。只會對著家里來訪的人說:“大家好,我是小馬云,我愛你們。”“網絡媒介侵蝕
“孩子上學期視力還是5.0,現(xiàn)在只有4.6了。”近期,多地眼科門診中小學生就診人數(shù)明顯增加,其中不少孩子視力下降甚至出現(xiàn)近視癥狀,導致家長焦慮。有商家借機推出各類視力矯正產品,宣稱能提高視力、摘掉“小眼鏡”。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其中部分產品效果不實、資質不明、價格過高,還有些存在損傷孩子視力健康風險。高科
據(jù)媒體報道,近日,不少針對少年兒童的“情商培訓班”十分火爆,家長們趨之若鶩。此類培訓班短則五六天,長則八個月,形式上不僅有培訓班,還有夏令營,囊括孩子的嬰兒期到學齡期,并且價格不菲,不同年齡段收費每年1萬-3萬不等。孩子性格太內向,上情商培訓班;淘氣不聽話,上情商培訓班;專注力不集中,上情商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