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群居哺乳動物更長壽
動物的社會組織形式能夠影響壽命。2日,記者從中科院動物所獲悉,利用系統發育比較分析方法,該所研究人員對近1000種哺乳動物分析發現,群居物種比獨居物種更長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哺乳動物擁有多種社會組織形式,比如獨居、成對生活以及各種群居形式。不同哺乳物種的最長壽命具有較大差異
動物的社會組織形式能夠影響壽命。2日,記者從中科院動物所獲悉,利用系統發育比較分析方法,該所研究人員對近1000種哺乳動物分析發現,群居物種比獨居物種更長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哺乳動物擁有多種社會組織形式,比如獨居、成對生活以及各種群居形式。不同哺乳物種的最長壽命具有較大差異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左濤研究員團隊在《柳葉刀·微生物》上發表綜述,揭示腸道菌群對人體健康和腸道穩態的重要作用。腸道真菌菌群是人類腸道微生物組中一個微小但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參與調節宿主免疫同源性、病理生理過程以及共存于腸道的細菌微生物組的組裝。過去十年里,越來越多的研究對健康和多
新華社上海7月29日電(記者張建松)我國科學家研制新型抗抑郁藥獲得重要進展。《自然》期刊28日在線發表題為《氯胺酮作用于人源NMDA受體的結構基礎》的研究論文。由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竺淑佳研究組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羅成研究組合作完成的這項研究,對研發新的快速高效、低副作用的抗抑郁藥具
認識和理解新冠肺炎發病機理對其診療與防控具有重要意義。由我國科學家自發組織的研究聯盟通過建立新冠肺炎單細胞轉錄組大隊列大數據,揭示了新冠病毒存在新的感染機制和在不同疾病發病階段機體免疫反應特點。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日前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在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催生了許多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5月24日舉行的科研進展通報會上獲悉,由該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成功創制非洲豬瘟候選疫苗,實驗室研究結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護效果。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家豬和各種野豬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被稱作養豬業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