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醫保丙類目錄計劃今年發布
“在基本醫保現有的甲乙分類基礎上,我們正在研究制定丙類藥品目錄,這是完善我國醫療保障藥品目錄體系的一次重大嘗試。”1月17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舉行“保障人民健康 賦能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在會上介紹,第一版丙類目錄計劃在今年年內發布。近年來,國家醫療保障局持續動態
“在基本醫保現有的甲乙分類基礎上,我們正在研究制定丙類藥品目錄,這是完善我國醫療保障藥品目錄體系的一次重大嘗試。”1月17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舉行“保障人民健康 賦能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在會上介紹,第一版丙類目錄計劃在今年年內發布。近年來,國家醫療保障局持續動態
“干細胞成為藥品前,需開展臨床前及臨床、生產工藝等方面研究。首款干細胞治療藥品的上市,意味著我國在這方面已趨完善,法規體系也逐步建立。”1月4日,國家干細胞重大研發專項專家組副組長、解放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原所長王小寧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此前,干細胞治療技術(非血液領域)是按藥品審批,還是按醫療技術
目前,干細胞技術已經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的熱點,是最具有轉化前景的研究領域之一。干細胞有什么作用?如何推動我國干細胞研究和應用的規范化、標準化?日前,我國首個人源干細胞國家標準《生物樣本庫多能干細胞管理技術規范》(GB/T 42466-2023)(以下簡稱《規范》)正式發布。《規范》涵蓋了
中新網廣州11月12日電 (蔡敏婕 劉麗芳 張燦城)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又名廣州華僑醫院)腦科醫院12日揭牌成立。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在揭牌儀式上稱,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要以成立腦科醫院為契機,發揮暨南大學“僑校”優勢,加大廣東、香港、澳門區域醫療腦科學研究聯合中心和醫療聯盟建設,強化腦重大疾病的機
生物學家呼吁監督未經證實的干細胞療法科技日報北京6月8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8日,國際干細胞研究協會的專家在《干細胞報告》雜志上發表評論稱,推廣和營銷未經證實的干細胞療法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一個全球性的解決方案。作者呼吁世界衛生組織建立一個再生醫學咨詢委員會來解決這一問題,并為世界各國提供指導。
未來,艾滋病有可能通過“基因編輯+骨髓移植”的方式“治愈”。世界首例基于基因編輯干細胞治療艾滋病和白血病的案例,被中國科學家完成了。9月11日,鄧宏魁等國內多名生命科學、醫學學者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的新研究顯示:利用CRISPR/Cas9技術,科學家對人造血干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在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啟動干細胞治療乙肝肝硬化(代償期)臨床研究 招募82名乙肝肝硬化患者免費接受干細胞治療 武漢晚報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高婷)中國目前有3000萬乙肝病人,其中約15%-4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6月17日下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正式啟動人臍帶源間質干細胞治療乙肝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