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糖尿病日將至切記六字抗“糖”口訣
給您提個醒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糖尿病并發癥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專家表示,應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預防糖尿病。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新華表示,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涉及
給您提個醒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糖尿病并發癥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專家表示,應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預防糖尿病。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新華表示,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涉及
每年此時正是年度體檢的高峰期。每年一次的體檢能幫助自己及時發現身體異常,許多人為自己、家人安排體檢,認為早發現問題,可以盡早介入,早安心。不過,體檢提上日程是好事,但即便每年都進行體檢,還是可能突然查出大病,這是為什么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胡兆霆主任醫師介紹說,目前多數人體檢大
在癌癥的眾多風險因素當中,“家族史”“遺傳性”影響很大,甚至是某些癌癥發病的主要原因。那么,當得知家人親屬中有癌癥患者,我們自己患病的風險有多大呢?又該如何提前發現并加以避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副主任張凱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首先要說明的是,所有腫瘤患者中,“家族遺傳性腫瘤”(遺傳為
日常生活中,引發心臟疾病的危險因素有很多。人們在生活中如果不對這些危險因素加以控制,可能會大大增加患上心臟疾病的風險。那么,這些危險因素具體包含哪些?大家又應該如何避免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陸華表示,日常生活中注意三點,可以有效降低患上心臟疾病的風險。陸華介紹,引發心臟疾病的危險因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雜志》刊登新研究發現,有猝死家族史的兒童應接受隱性心臟病的臨床篩查。美國西北大學范伯格醫學院附屬芝加哥兒童醫院心臟病學部研究員格雷戈里·韋布斯特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一組有猝死家族史的患者進行綜合評估。在256名猝死者的419名兒童親屬中,有27%的患者確診患病或存在不確定臨床表現。
脫氧核糖核酸(DNA)是人體內重要的遺傳物質,過去認為其中相當部分沒有用處,是“垃圾DNA”。但一項新研究顯示,“垃圾DNA”如果發生突變,可能引起自閉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遺傳學》雜志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分析了1790名自閉癥患者的基因組。這些患者沒有自閉癥家族史,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