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醫保局曝光26家失信醫藥企業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彭韻佳)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27日發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各省份評級為“特別嚴重”和“嚴重”失信的26家醫藥企業情況,其中22家醫藥企業評級為“嚴重”,4家醫藥企業評級為“特別嚴重”。4家評級為“特別嚴重”的醫藥企業分別為四川倍聚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彭韻佳)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27日發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各省份評級為“特別嚴重”和“嚴重”失信的26家醫藥企業情況,其中22家醫藥企業評級為“嚴重”,4家醫藥企業評級為“特別嚴重”。4家評級為“特別嚴重”的醫藥企業分別為四川倍聚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11月20日,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公布各省份評級為“特別嚴重”和“嚴重”失信的26家醫藥企業情況,其中23家醫藥企業評級為“嚴重”,3家醫藥企業評級為“特別嚴重”。根據信用評價目錄清單,醫藥商業賄賂、涉稅違法、實施壟斷行為、不正當價格行為、擾亂集中采購秩序、惡意違反合同約定等有悖
一旦出現不良記錄就可能產生房貸等貸款通不過、個人或企業信譽受損等負面影響。因此,部分信息主體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記錄,一些不法分子趁機以“征信修復、洗白、鏟單”“異議投訴咨詢、代理”為名招攬生意,收取高額服務費。花錢就能“洗白”不良征信記錄?業內人士表示,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復”的說法,所有聲稱合法的
長期以來,醫藥領域給予回扣、壟斷控銷等行為,造成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虛高、醫療費用過快增長、醫保基金大量流失,加重人們的看病負擔。對此,國家醫保局近日印發《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地于今年底前建立并實施信用評價制度,并將給予回扣等7種不正當的價格和營銷
近日,江蘇省醫療保障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江蘇省醫療保障定點醫藥機構失信行為懲戒暫行辦法》,對定點醫藥機構在醫療保障基金使用過程中失信行為的認定、懲戒及其管理作出了明確規定。據介紹,該《辦法》明確了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失信的13種行為,如:醫療機構通過分解住院、掛床住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民政部獲悉,從明年6月1日起,以非法集資或者欺騙手段銷售“保健”產品等詐騙老年人財物的養老機構和從業人員,將被列入養老服務市場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除了將影響其機構評比定級以及相關政策資金支持外,其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負責人也不能在其他養老機構擔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職務。近日,民政部
本報訊 (記者謝永蓮)近日,青海省衛生健康委等29部門聯合簽署《青海省對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為責任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旨在嚴厲打擊暴力傷醫等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為,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據了解,失信行為包括在醫療機構內故意傷害醫務人員、損毀公私財物等6類涉醫違法犯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