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或不再需要長期免疫抑制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了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結果:在移植前一周向活體肝移植接受者輸注來自捐獻者的免疫細胞是可行且安全的,并且可能使接受者成功擺脫免疫抑制劑,而不會排斥移植的器官。這項研究開辟了一條新途徑,有望使接受器官移植者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了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結果:在移植前一周向活體肝移植接受者輸注來自捐獻者的免疫細胞是可行且安全的,并且可能使接受者成功擺脫免疫抑制劑,而不會排斥移植的器官。這項研究開辟了一條新途徑,有望使接受器官移植者
科技日報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杜克大學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告說,在接受腎移植的靈長類動物身上進行測試時,一種人造抗體成功地防止了器官排斥。這一發現為新型單克隆抗體在人體臨床試驗取得進展掃清了道路。該研究30日在線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研究人員稱,目前預防器官排斥的藥物總體上效
科技日報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心臟研究所的專家報告了一項創造歷史的手術,一名患者接受了兩個捐贈器官,一個肝臟和一個心臟,其中肝臟的移植是為了防止她的身體排斥新的心臟。在這個創新案例中,患者自己原本健康的肝臟則被移植到另一名患有晚期肝病的患者體內。研究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
“延續他人生命就像自己的生命不會終止。”2013年王永芝老人在同意捐獻丈夫梁士榮的器官及遺體后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這樣說。時隔六年之后,去年12月28日,70歲的王永芝因病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去世。老人過世后,兒子依其生前意愿,將其肝、腎、眼角膜分別捐給4名患者,遺體也被捐給河北醫科大學進行醫學研究。
中日友好醫院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平臺上線 90后成為器官捐獻主力 本報訊(記者賈曉宏)昨天下午,中日友好醫院“施予受”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平臺正式上線。目前醫院的官方網站和官方微信上都設置了鏈接,可以直通“施予受“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平臺,在線登記。目前,“施予受“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人次已經超過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