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別“上頭” 專家送上科學鍛煉方案
最近,我國多地氣溫回升,人們戶外健身熱情隨之高漲。不過,專家提醒,春季運動需嚴格遵循“適度、多樣、漸進、防護”的原則,避免因盲目鍛煉而導致運動損傷,真正實現健康運動、快樂生活。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琦認為,需糾正“運動到大汗淋漓才有效”的認知偏差,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即可達到鍛煉效果,快走
最近,我國多地氣溫回升,人們戶外健身熱情隨之高漲。不過,專家提醒,春季運動需嚴格遵循“適度、多樣、漸進、防護”的原則,避免因盲目鍛煉而導致運動損傷,真正實現健康運動、快樂生活。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琦認為,需糾正“運動到大汗淋漓才有效”的認知偏差,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即可達到鍛煉效果,快走
市民在湖南省長沙市銀杏公園使用智能設備鍛煉身體。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攝【給您提個醒】最近,我國多地氣溫回升,人們戶外健身熱情隨之高漲。不過,專家提醒,春季運動需嚴格遵循“適度、多樣、漸進、防護”的原則,避免因盲目鍛煉而導致運動損傷,真正實現健康運動、快樂生活。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琦認為,需糾正“
結核病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有關專家指出,兒童因其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善,是結核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世界衛生組織2024年發布報告顯示,全球新發結核病患者中兒童占比達12%。3月24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新華社記者連線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呼吸中心專家,就家長關心的兒童
新華社太原2月1日電(記者馬曉媛)春節假期往往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專家提醒,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慢性病患者等都應當關注心血管疾病風險,要注重飲食健康和作息規律,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飲酒和過度勞累。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主任醫師張麗暉表示,春節期間人們很容易攝入過多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
新華社天津1月15日電(記者張建新、栗雅婷)“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與氣溫下降關系密切的“冬病”也進入高發期。專家建議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日常注意保暖、多飲水、保證睡眠充足。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全科醫學一科主任醫師王小飛表示,人體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對氣溫變化最為敏感,每年1月至
中國疾控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當前全國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繼續上升,且以甲型流感為主。專家提醒,目前正值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發期,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做好流感預防,同時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出現流感癥狀后,應密切觀察、積極就診治療。貴州省疾控中心主任黃艷介紹,與普通感冒相比,流感患者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沐鐵城)近期,隨著氣溫升高、萬物復蘇,不少人出現紅疹、瘙癢難耐等春季過敏癥狀,有的甚至會反復發作,嚴重影響睡眠,打亂正常生活節奏。對此,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皮膚科主任崔勇提醒,這有可能是特應性皮炎在作祟,應對關鍵在于落實全年齡段患者長期規范管理。崔勇介紹,特應性皮炎被稱為
中新網廣州3月8日電(記者 蔡敏婕)“現在都知道HPV疫苗可以預防宮頸癌,但對于很多年紀較大的女性來說,可能她很多年前已經感染上HPV,要及早篩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產科學科帶頭人李小毛表示,年長的女性當務之急是定期篩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前病變。此外,HPV疫苗接種后仍應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與工業、建筑施工噪聲相比,社會生活中的噪音容易被忽視。生活噪音的來源有哪些?如何科學防范?日常怎樣做到科學愛耳用耳?記者采訪了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的相關專家。“從物理學角度講,噪音是一種紊亂、斷續或統計上隨機的聲振蕩,是聲源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耳鼻咽
新華社重慶2月16日電(記者谷訓)春節期間,電影《熱辣滾燙》引發人們對減肥話題的熱議。電影女主角樂瑩和她的扮演者賈玲都靠運動實現了大幅減重,有人贊嘆,有人質疑。賈玲用一年時間減重100斤,對普通人而言有沒有參考價值?造成肥胖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合理膳食和科學運動,有沒有不這么“痛苦”的“捷徑”可走?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惱人的春季過敏也隨之而來。根據醫療機構花粉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目前已進入春季花粉高峰期。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王學艷:花粉監測數據顯示,3月8日空氣中主要致敏花粉濃度達到了每千平方毫米3600多粒,主要致敏花粉是柏樹花粉、榆樹花粉、楊樹花粉。近幾天門診量比平時增加
扎好帳篷,放飛風箏,南京市民悠閑過假期。(資料圖) 泱波 攝在北方冷空氣、臺風、降水等影響下,近日南方多地高溫已逐步緩解。隨著天氣轉涼,不少南京市民趁著周末外出郊游、露營。對此,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醫生張倩2日提醒稱,陰天出游,防曬依舊必不可少。據介紹,張倩最近就接診了一個病例,林女士和家人一同在戶外
新華社西安3月24日電(記者藺娟)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生命至上 全民行動 共享健康 終結結核”。專家表示,結核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身心壓力大、生活習慣不良,年輕人群已成為結核病易感易發群體,需要引起重視。陜西省結核病防治院主任醫師劉紅艷介紹,結核病是由結
今年春節期間的天氣是近十年最低,異常寒冷天氣,使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屢見不鮮。據悉,今年春節期間,僅南充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就收治了近2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他們有的是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時,沒有開窗或者沒有打開排氣扇,時間過久而引發的中毒;也有采用碳火取暖,通風不好導致中毒昏迷。新一輪寒潮正在來臨,在密閉狹
聽說過“貓抓病”么?很多人肯定搖頭,因為貓抓病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病。記者10日從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獲悉,該院近日收治一例因養寵物貓而導致的貓抓病,該患者最初卻是因淋巴結腫大來醫院血液科就診的。據介紹,患者王女士去年底右側腹股溝淋巴結如雞蛋般腫大,后來左側腹股溝又出現兩個小淋巴結。她輾轉外出求醫,試用偏
暑假結束,各地各類中小學校、托幼機構陸續開學。但不少家長發現,開學后孩子出現食欲不振,心慌不想上課,晚上“翻烙餅”睡不著,情緒上悶悶不樂、焦慮或者容易因小事發脾氣,身體上出現肚子疼、頭疼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上的不適表現。專家提醒,這是“開學綜合征”的表現。那么,如何才能緩解這些不適癥狀,讓孩子盡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陳席元)不少癌癥與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專家提醒,要注意不吃燙食,少喝高度酒,不嚼檳榔,使用公筷公勺,勤換筷子,剩菜應果斷丟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病區主任田艷濤教授表示,“趁熱吃”是不好的生活習慣,長期吃燙食會損傷食道黏膜和胃黏膜,增加癌變風險。高度白酒也會燒灼
新華社西安12月22日電(記者藺娟)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許多老人出現咳嗽、氣短等癥狀,往往會當作氣管炎治療。專家提醒患者,咳嗽遷延不愈時應提高警惕,及早排查支氣管結核。一旦確診,要盡早治療、規律用藥、完成療程,避免給身體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害。陜西省結核病防治院主任醫師劉紅艷表示,支氣管結核起病緩慢,癥
秋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又是人們外出游玩的高峰。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注意防護、健康出行,預防新冠肺炎、流感、感染性腹瀉等疾病。專家表示,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我們不能放松警惕,應盡量減少外出活動,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
專家提醒:預防秋季傳染病 注意防護健康出行新華社西安10月2日電(記者藺娟)秋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又是人們外出游玩的高峰。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注意防護、健康出行,預防新冠肺炎、流感、感染性腹瀉等疾病。專家表示,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我們不能放松
前不久,香港消委會舉行記者會,公布了近期對嬰兒配方奶粉及薯片、蝦條等香脆零食樣本的檢測結果。其中,15款奶粉樣本均含有污染物氯丙二醇,且有9款具有可致癌的環氧丙醇,有9款樣本測出含有縮水甘油酯(GE);而77款香脆零食樣本中,有70款含可致癌的丙烯酰胺。看完這個新聞,媽媽們著急地看著寶寶的奶粉罐,宅
以色列農業部退休官員、農業咨詢專家奧馬·澤丹先生日前在其住家附近的農地查看時,發現西紅柿和青椒田中的果實存在蒂腐病的問題。他表示,農作物蒂腐病是夏季作物的常見病,影響著包括中國在內許多國家的農業生產。同時,他希望通過科技日報提醒我國農民關注蒂腐病問題。農作物正常生長需要大量的鈣元素,作物細胞壁和細胞
7月9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6場新聞發布會上,全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姜利介紹,無癥狀感染者的鼻咽部可以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傳播能力取決于本身病毒量的多少,以及傳播傳染性飛沫的能力。盡管有一些無癥
老覺得疲憊乏力、貪睡嗜睡,被朋友們笑稱得了“懶癌”,自己也覺得渾身不舒服,怎么睡都睡不醒。專家提醒,出現不明原因的“懶、胖、弱”癥狀,當心“甲減”作怪。甲減,即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其一大特點,就是癥狀的隱匿性。浙江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武曉泓說,甲減比甲亢更為常見,但因癥狀隱蔽,近98%的患者不知
昨天,到頤和園西堤賞桃花的游客增多,公園管理處派出數十位工作人員,加大對游客的游覽疏導。本報記者 劉平攝本報記者 葉曉彥 任珊天藍水碧、水鳥飛舞、桃花盛開……京城春色漸濃,前往公園踏青的市民越來越多。昨天是周末,最高氣溫接近20攝氏度,各公園游園人數出現上漲。記者上午探訪發現,在游園過程中,有個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