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天,春季養生對一個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春季養生要注重睡眠,同時也要保持心境平和,另外,飲食養生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小編推薦幾種傳統的春季養生法,可以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1、養神融入自然
黃帝內經指出使志生,即人們在春天生發自己的意志,心胸開闊樂觀。人們應該適應春天的陽光升起,一切都應該開始。在平日,注意品德的修養,少私寡欲,知足常樂,使自己的心境自然平和。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和情緒的調節,避免急躁、焦慮、憂郁和憤怒等不良情緒。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讀書、繪畫、書法、雕刻、音樂、種花、釣魚等活動,可以怡情養性、陶冶情操。
2、晚睡早起春捂
春天早起晚睡,在室外走路,放松自己。但是,不要急于晚睡早起。需要適應的過程。人體應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逐漸改變睡眠習慣。春天,天氣乍暖還寒,冷暖氣團交替活動頻繁,氣溫急劇下降,人最容易感冒,容易引起其他疾病,所以必須春天。
春季養生,嘗試以下食療食譜,有助于健脾除濕,利運化,疏肝解郁,應對春氣。
1、參芪粥
材料:黃芪15克、扁豆15克、黨參15克、薏苡60克、棗2個、米100克。
做法:首先把薏苡、扁豆炒成黃色,棗去核。其次,用清水沖洗黃芪、黨參,放入砂鍋中,加水煎汁。直至藥汁熬好,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黃芪、黨參可以健脾益氣,而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胃的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的功效。
2、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材料:生魚一條、宰凈,冬瓜(連皮)500克,蔥頭5個,赤小豆60克。
做法:把所有的材料一起煮,不需要加鹽。
功效:具有補脾、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