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是為了讓身體健康,這是大家的共識,可不合理的健身方式可能讓我們吃力不討好。下面本文就介紹幾種錯誤的健身習慣,下次要記住了哦。
一、忽視熱身
有些人缺乏熱身的概念,對鍛煉操之過急,恨不得立刻讓自己大汗淋漓,這是不合理的。要知道,熱身是健身前的準備工作,可以起到避免鍛煉中肌肉拉傷、活動身體關節以及增加身體興奮度的作用。如果不熱身,在健身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
二、邊健身邊閱讀
這也是常見的一種錯誤,為了保證效率,有些人就采用運動學習一把抓的方式,邊健身便閱讀,其實這樣反而降低了效率,不僅健身不成功,閱讀效率也不會很高。我們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在兩件事情上,當你閱讀的時候,你要盡量將注意力放在書籍上,而當你在健身時,你也必須去關注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達到健身的高效性。
三、饑餓狀態下健身
最常見的一種情形就是不吃早飯就去健身,這種情況也是弊大于利的,由于經過一夜的消耗,身體中的糖分和熱量都消耗巨大,這個時候如果不吃點東西就去運動,無疑是對身體的雙重消耗,危害之一就是血糖降低,體弱者可能會有頭暈目眩的狀況發生。
四、運動到滿頭大汗
一些人在運動中不流汗就至死不休,認為一定要出汗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還有一些人想通過出汗達到減肥的目的,這也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大量出汗除了讓人脫水之外,并不會減輕體重,而且脫水可能帶來抽筋等運動傷害。因此,鍛煉身體要適度,身邊要常備一瓶水。
五、自己瞎琢磨
這是很多第一次進入健身房的朋友都會犯的錯誤,儀器不會用,又不好意思問別人,于是就看旁邊人怎么用,自己再琢磨琢磨,對簡單的儀器來說或許可以,有些卻是需要專業指導的,因此不要羞于開口,每個健身房都會配有健身教練,他們不僅能教會你怎樣使用儀器,而且會為你傳授一些健身常識。
總之,健身是好事,方法還要重視,上面列舉的幾條,你中招了嗎?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一種“燃燒脂肪、不燃燒汽油”的綠色環保的戶外運動,這就是戶外自行車運動。從耄耋老人到朝氣蓬勃的青年,懷著不同的理想,穿梭于喧囂的都市抑或寧靜的村莊追尋著自己的方向。如今,城市的上班族大多也采取這種健康環保的出行方式,他們說既鍛煉身體又不堵車,真是一舉兩得。
骨科專家教您正確選擇騎行健身
自行車運動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項目,可以改善人們的體質,保護心臟等,如今很多人也會選擇騎車健身,騎車健身好處很多:可增加增進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延緩機體的衰老。通過雙腿持續蹬踏可以鍛煉腿部、腰部、背部、肌肉。改善心理健康,心胸開朗、精神愉悅。
近日,小張約好了幾個朋友,騎車前往秦皇島海邊度假,由于之前沒有過此類的長途騎行經驗,騎行后,休息時出現腰酸背痛,膝蓋處蹲下起立時有些酸痛。許主任為其診斷為:腰背肌筋膜炎;髕骨軟化,需要短期修養,禁止大幅度運動。
許主任說,如沒有騎過長途的一下子騎了50公里,而且在途中,只追求速度、力量,這樣其實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嚴重的會產生膝關節及周圍組織損傷。故切勿貪圖多量和快速。建議大家每分鐘的蹬踏頻率在60-80次左右。每次騎行至少要有20分鐘高頻率低速度(即多圈少用力)的熱身,使身體微微出汗即可,否則突然大強度鍛煉,容易出現頭暈、惡心等癥狀。
專家提醒,中老年男性連續騎車的時間不宜過長,男性不適合將騎自行車當做長期鍛煉項目。因為自行車車座窄小,長時間騎車,睪丸、前列腺等器官會出現缺血、水腫、發炎等狀況,從而影響前列腺液的正常分泌。
另外,雖然自行車運動能夠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好處,但如不科學的自行車運動會使已經患有高血壓的人血壓升高。冠心病患者心臟負擔加重,疝氣患者的嚴重程度加深,腦震蕩后遺癥和癲癇病早期癥狀患者也容易出現意外摔倒的情況。
所以患有這五類疾病的人也不適合經常從事這項運動。有前列腺疾患的,最好每隔40分鐘左右下車推行10分鐘,避免前列腺部位因長時間血液循環不好而出現病癥。
骨科專家教您正確選擇騎行健身
中老年健身運動不適宜速度過快、運動量過大的運動方式,選擇一些慢速騎行,一般不超過最大心率的65%,持續20分鐘以上。因此,比較適合老年人和以減脂為目的的肥胖者。每周騎行的總里程數不要少于150公里。騎行次數3~4次,周末可以進行來回60~80公里的騎行。每次騎行最好能保證40分鐘或更長一點時間,可以裝備一塊心率表,以監測你的騎行過程和強度。
騎行時,要備好水壺,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一般15-30分鐘左右喝一杯水。切忌"牛飲",覺得既痛快又解渴,殊不知這是一種錯誤的飲水方法,容易導致"水中毒"。如果在劇烈運動后喝大量白開水而不補充鹽分,血液中的鹽分就會減少,吸水能力隨之降低,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造成"水中毒"。
這時,人就會覺得頭暈、眼花、口渴,嚴重的還會突然昏倒。此外,鹽分丟失過多還會造成人體的神經肌肉興奮性降低,引起肢體抽搐,反應遲鈍,自我防護能力下降。如果在這種情形下仍然堅持運動的話,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肌肉、韌帶拉傷。
不宜運動中或運動后立即飲用的飲料碳酸飲料、高糖濃縮果汁、冰鎮飲品、啤酒、濃咖啡與濃茶,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嚴重的會引起嘔吐、脫水。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健身的行列中去了,但是健身的效果卻遠遠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這是什么原因呢?健身我們應該要遵循科學的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科學的健身方法有哪些吧!
健身并不是鍛煉的時間越長就越好的,我們應該要正確的鍛煉才好,以下介紹下科學的健身方法。
如何科學有效的運動
1個小時
每次健身,時間應該控制在1個小時,并不是運動時間越長,運動效果越好,任何運動都對關節有損傷,超強度和長時間的運動對你的關節傷害更大。
2個內容
換句話說就是每次健身都要練兩個部位,如果腰比較粗,就不能只狂練腰部,還要運動腹部或者胸部。
3個動作
每個部位都要結合3個以上的動作花樣。是不是很期待這樣的鍛煉方法的。
4組練習
一次健身至少需要4組練習。
5餐飲食
除了高蛋白和低脂肪是食物選擇的標準外,少吃多餐也很重要,除了正常的三餐飲食外,可以增加午茶和夜宵,當然,夜宵要用黃瓜代替漢堡包了。
6個部位
全身可以分為6個部位,每個部位的練習重點都不一樣。如胸肩重點是推部練習;背、斜方肌重點是拉部練習;手臂(內、外)是彎舉曲伸練習;其他如腰、腿、腹部練習可在教練指導下訓練。
7天循環
訓練周期應以7天為一個周期(肌肉訓練),每三天休息一天,讓身體放松,一周每個部位鍛煉兩次。
8個次數
鍛煉肌肉每組動作都在8個次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