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也算一種鍛煉?的確如此,不過這和我們平時的日常走路是有區別的,大有講究,并不是說隨便怎么走對身體健康都有好處,走對了才有好處,可能把一些疾病“走沒”!但若是方法錯了,可能最后會傷身,增加一些疾病發生的幾率。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聊,快來看看你走對了嗎?
堅持走路鍛煉,或能把哪些病“走沒”?
在正確走的前提下,對于每個人來說,一段時間后,以下幾種病的發生幾率或許會大大下降。
肥胖
其實肥胖可以說是一種病,比如中心性這種類型,它對于身體健康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每天走一走,可以促進脂肪的燃燒,時間久了,對于控制體重是有好處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肥胖。
抑郁癥
這是現代人比較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平時壓力大的人群,而走路也是一種放松和減壓的方式。在戶外多走走,可以呼吸新鮮空氣,看一看綠樹,有助舒緩身心,有益身心健康。
頸椎腰椎病
很多人每天長時間坐著辦公,脖子、肩膀等部位很少活動,時間長就容易僵硬,不少人都有頸椎腰椎病,很多人稱之為“職業病”。若是休息間隙、下班后走一走,活動下,可以促進血供,緩解肌肉疲勞、酸疼。
不僅如此,走路還有助于防癌!
《國際癌癥雜志》上的研究發現:鍛煉時,人體會釋放出一些分子,它們會阻礙癌細胞生長。
吃完晚飯出門走一圈,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都了解到走路對健康是有益的,適當的走路能讓身體收獲到一些好的回報。
隨著堅持走路的人越來越多,對于走路這項運動,也是有更多的關注,討論度比較高的點,就是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好?走的快和走得慢,誰更好一點?關于這個兩個問題,有必要好好了解清楚。
走路快與走路慢的人,會有什么區別呢?
關于快走和慢走,其實有很多的說法,有人說快走的人,與長壽靠得更近。還有人說年紀大了,走路快的人相對來說會更健康,可以說明他的運動能力還不錯。
而運動能力與衰老、人體健康都是有關系的,隨著年齡的增大,心肺功能會隨之下降,骨密度和肌肉組織流失量也會不斷加大,此種情況下,運動能力也就可能會下降。
還有一些年紀大的人會有慢性病,比如骨質疏松、腰椎、頸椎等問題,還有就是三高、心腦血管疾病,這些慢性病也是有可能會影響到走路的速度。
體重輕和體重胖的人,走路速度也是不一樣的,受到體重的限制,體重胖的人,呼吸與肢體活動都會相對較差,走路速度自然就會慢。
由此可知,走路快與走路慢的人,存在較多的差異,要說哪個比較好,相對來說,走路快的人會更好一點,不管是從運動能力,還是健康方面,或者是體重,都在說明走路快的人更好。
不過,大家也要正確理解,雖然說堅持走有助于預防這些疾病,但對于已經患有疾病的人來說,比如三高人群,不要認為只要這樣做就可以治病,這不是一回事。
如果因此沒有堅持科學的治療,自己停藥了,反而不利。
而且這也不代表一定會得到這個結果,若是走錯了,可能結果會相反。所以,走路這件事雖然非常簡單,但把它看作是一種運動時,就很有講究了,掌握正確的方式很有必要,在走之前,下面這些注意點希望大家早了解,以免走錯。
走路鍛煉有哪些講究?希望你都注意到了。
講究一,不能只追求多和快,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更要注意。
這類人群應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調整。若覺得走得多多益善,走得也比較快,欲速則不達,而且也并不安全。一般來說,老年人每天走五六千步其實就可以了。
講究二,運動步驟不要省略。
雖然強度不大,但也需要走一定的時間才有效,走之前建議要先活動一下身體,結束之后也要注意拉伸,這才是比較完整的一次運動,而不是每次直接就走,走完就行了。
講究三,運動裝備要合適。
走之前,要穿一身合適的衣物和一雙舒適的鞋子。對于老人來說,必要時可以準備一個可以監測自己心率的東西。
總而言之,正確運動好處多,走路就是很簡單的一種,堅持下去以上這些病或能被“走沒”,不過大家也要正確看待,這不等于治病。另外,走的效果要因人而異,以上三點講究,走之前要知曉,避免走錯反傷身。
本篇文章版權歸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