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出生以后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有賴于后天的脾胃攝入營養物質來供給。脾胃傷,則百病生!脾胃健,則百病消!三伏天,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呢?
三伏天為夏令時節,按照《黃帝內經》所說的養生原則,“春夏當養陽”。“春夏養陽”出自《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春夏季節,陽氣旺盛,人體腠理疏松、開泄,出汗多,消耗陽氣多,再加上乘涼飲冷,更易傷陽,所以春夏要保養陽氣。
如何調理
1.飲食調理
就算是在最炎熱的夏季,也還是要盡量做到“早餐要吃飽,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這是養護脾臟最佳的方法。最好不好嗜食生冷之品,雖然求得一時的爽快,但吃進去可就損傷了脾陽。對于兒童和老人家,脾胃功能比成年人虛弱,三伏天養脾更要注意吃得適度,不吃少吃生冷、過硬食物。
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飲食,少吃辛辣刺激、寒涼生冷、油膩的食物,戒煙忌酒,多吃溫性的食物,比如說山藥、扁豆、蓮子、栗子等。
推薦:消暑祛濕粥
食材:赤小豆10g、白扁豆10g、眉豆10g、薏米10g、蓮子10g、芡實10g、陳皮15g、米100g
做法:將所有食材洗凈置入鍋中,加水500ml同煮,武火煮開,轉文火慢慢熬至米熟即可。
2.艾灸調理
三伏天,是脾胃保健和養護的重要時期,趁著一年中陽氣最旺之機來溫陽驅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僅可以幫助改善身體腸胃功能、起到一定疏通絡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還可以幫助促進人體濕氣寒氣的排出,對于增強人體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①脾俞——健脾利濕穴
脾俞為脾的背俞穴,可健脾利濕。適用于腹脹、腹瀉、嘔吐、痢疾、便血等。
②胃俞——和胃健脾穴
胃俞為胃的背俞穴,可和胃健脾。適用于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潰瘍、胃炎、胃痙攣、嘔吐、惡心等。該穴還可以配合調理由于胃腸功能引起的身體消瘦等消化系統病證。
③中脘——健脾和胃穴
中脘為強壯要穴。具有健脾益胃、培補后天的作用。能調理腸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使人體的營養物質充足,氣血旺盛。
④足三里——強壯要穴
足三里穴是胃經的要穴,具有健脾益胃,促進消化吸收,強壯身體,延年益壽之功。中老年人常灸足三里還可預防中風,具有防老及強身作用。適用于胃痛、消化不良、虛勞諸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