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本草綱目》就說,此藥可以“明耳目,出音聲”。還有些藥物學著作認為它可以“出音聲,發聲音”。具體來看,石菖蒲性味辛、苦,溫,入心、胃經,功在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開竅,豁痰,理氣是它的特長。《本草匯言》認為:“石菖蒲,利氣通竅,如因痰火二邪為眚,致氣不順、竅不通者,服之宜然”。
本文理論依據:《本草綱目》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走進“精誠名醫匯”。列位看官,今天要為你說上一病,乃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慢性咽炎。對于這個問題,“精誠名醫匯”從前曾經多次和您聊過,也介紹過很多不錯的經驗良方。但是今天舊事重提,我們卻要給“精粉”們奉獻一張特別簡單的小驗方,這就是一味菖蒲飲。列位看官請瞧仔細——
準備石菖蒲15克(鮮品最好,沒有鮮品用干品),搗碎,用開水來浸泡悶蓋10分鐘,之后徐徐飲用,可以適當續水。此為成人一天的量,小兒適當減半。
對,就這么簡單。
這一味菖蒲飲,源于《經驗良方全集》。這個方法到底有沒有臨床依據呢?在這里,我們可以借鑒天津杏林名家萬增志的治療經驗。他就曾經以上法來治療聲音嘶啞、失聲、咽喉不適等慢性咽炎癥狀,共十余例,皆有驗效。
我們還可以目及國家名老中醫、國醫大師李振華先生的用藥心得,發現其常常在治療此類疾病的時候,加入10克石菖蒲來宣肺開音,效果十分明顯。
最有意思的是,甘肅中醫杜社全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治療一位女性慢性咽炎患者。此患來的時候,攜帶處方一張。此方患者已經應用,效果一般。杜師看后,只是在里面加了一味石菖蒲,一周之后患者癥狀消失。
那么,這石菖蒲到底為什么會治療慢性咽炎呢?
其實,祖國醫學典籍對此早有點撥。君不見《本草綱目》就說,此藥可以“明耳目,出音聲”。還有些藥物學著作認為它可以“出音聲,發聲音”。具體來看,石菖蒲性味辛、苦,溫,入心、胃經,功在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開竅,豁痰,理氣是它的特長。《本草匯言》認為:“石菖蒲,利氣通竅,如因痰火二邪為眚,致氣不順、竅不通者,服之宜然”。
從這些經典論述來看,石菖蒲治療慢性咽炎,主要得益于兩點。一,是它能豁痰開竅。對于痰郁化火而形成的慢性咽炎,它有著很直接的治療作用。其二,正如《重慶堂隨筆》所說:“石菖蒲,舒心氣、暢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藥也”。可見,石菖蒲可以化瘀滯、解氣郁,因此對于肝氣郁結而導致的慢性咽炎,有治本之效。這就難怪用石菖蒲來改善咽喉癥狀,屢屢得驗了。
所以說,下次因為慢性咽炎而嗓子不適的時候,我們不妨試一下這石菖蒲泡水喝的方法。只要不是陰虛上火、咳嗽咳血、煩躁多汗、相火妄動而遺精滑精者,均可以適當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