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紅火的消費折射中國經濟活力。黑龍江哈爾濱,獨特的北國風光,熱情周到的服務,掀起文旅消費新熱潮;湖北武漢,開業不久的綜合消費體永旺夢樂城成為周邊居民的購物休閑新去處;四川成都,春熙路步行街熱鬧繁華,節日氛圍濃厚……
消費,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2023年,我國消費市場持續恢復,線上消費蓬勃發展,實體商超、餐飲門店、步行街、旅游景區等線下消費努力適應居民消費觀念與需求變化,不斷優化經營方式,創新消費場景,帶動消費新業態新熱點不斷涌現。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限額以上單位倉儲會員店、購物中心商品零售額增速均達到兩位數,全國餐飲收入比上年增長20.4%。
當前,面對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不斷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以消費市場供需兩側的良性互動促進經濟循環暢通,是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重要任務。與線上消費滿足便捷購物需求不同,線下消費更契合人們個性化、體驗化的消費升級需要。順應需求升級趨勢,創新市場供給,從滿足物質需求向滿足精神需求轉變,以豐富業態、多元體驗、優質服務留住消費者,必將釋放消費更大潛力。
年味濃、人氣旺。億萬消費者的年貨“購物車”里,裝滿的是愈發充實的獲得感、幸福感,承載著助推中國經濟列車奔馳向前的旺盛活力。
開年以來,一系列新舉措紛紛出臺,推動消費持續擴大。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提升文化、旅游、體育等基礎設施,改善消費環境;商務部提出以“消費促進年”為主線,辦好各類促消費活動;中消協和全國消協組織計劃開展10項重點工作,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政策給力、市場發力,各方齊心協力,共同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回暖向好,一定能為經濟增長提供持久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31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