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具有先進內涵和豐富理念的監管手段,智慧監管在未來藥品監管事業的全局擘畫中,發揮著提升監管效能的重要作用。全國兩會開幕在即,適逢機構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時期,基層藥品監管人員期盼大力推進智慧監管。
江蘇省揚州市市場監管局醫療器械監管人員周進:
揚州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較多,其中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有90家,且絕大多數集中在廣陵區頭橋鎮。由于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部分企業曾通過降低生產條件等方法降低成本。2015年起,原揚州市食藥監局在當地無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主要生產車間推行了“透明車間”遠程監控系統,將實時監測到的企業潔凈廠房的主要凈化指標數據上傳至相關數據庫。參數超過規定值時系統會自動報警,相關信息會發送至監管人員手機,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監管措施。
我認為智慧監管不能照搬已有模式,應因地制宜。希望能大力推進信用體系建設,讓企業誠信情況在藥品監管、科研項目申報、藥品招標采購等領域實現共享。
甘肅省酒泉市市場監管局藥品監管人員陳衛英:
酒泉市現有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2000余家。根據當地監管需求,自2016年以來,原酒泉市食藥監局不斷推進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目前正在使用的有“碼上放心”追溯平臺、甘肅省特殊藥品監管系統。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在實際監管中的運用,令藥品交易流程更為規范,監管效率有效提升。
我希望能構建統一的基礎數據平臺,將各地企業的生產許可、監督檢查、市場流通等數據信息納入平臺,實現不同地區監管部門間信息共享。對于目前各地自行開發的追溯平臺,建議由統一的機構進行整合,避免因信息不對稱造成資源浪費和監管成本提高。
江西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富強:
當前,在機構改革的背景下,監管主體發生變化,如何保證智慧監管措施的推進和落實,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命題。我認為應根據新的任務和形勢進行統一規劃,形成推進智慧監管的實施文件,指導各地進行落實。目前,各地在智慧監管的布局和投入上力量分散,未形成能有效鏈接的統一的信息化監管系統,人為地造成了信息的阻斷,這種局面有待改變。推進智慧監管,需要構建全國層面信息聯通的監管系統,為此有必要作出先期規劃,推進信息化建設在全國范圍內的統籌規劃,避免資金和人力浪費。
智慧監管需要監管人員的智慧。建議進一步加強對監管人員的培訓,著力選拔、培養新一代業務過硬的監管人員。(記者 孫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