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人生,有多無力?
<style>.hzh {display: none; }</style>在日益激烈的職場“內卷”環境中,35歲,已成為一道生死線。社會招聘中,很多職業只招35歲以下的人,而超齡的一律被拒之門外。
眼瞅著同齡人都當上了高管,而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心情難免焦躁。
35歲的人,身體素質每況愈下,心態逐漸衰老,沒了工作激情。看著一眼望到頭的人生,他們有時也會鼓起勇氣辭職創業,但一想到年幼的小孩、年邁的父母,就只能接受自己的平庸與碌碌無為。
現如今,大多數人從25歲開始考慮自己的中年,35歲則擔憂自己的晚年,他們每日每夜地深陷“年齡焦慮”之中,惶惶不可終日。

一、中年人別焦慮!人類壽命天花板是120-150歲!
35歲,真的老了嗎?從社會角度來看,大多數35歲的人似乎已日薄西山,逐漸邁進“社會性死亡”。
然而,從生理學上說,35歲其實還挺年輕!近日,一項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訊)》上的研究顯示,人類有機會活到120-150歲![1]這表明,一個人只要活得夠久,年齡焦慮就追不上他。

研究者認為,生命衰老的本質,其實是自我修復力的下降,機體自我修復力完全喪失之日,就是人體壽終正寢之時。要想了解自己能活多久,只需知道自我修復力的臨界值就行。
為探究人類的終極壽命,研究者建立了一個新指標——“動態生物體狀態指標(DOSI)”,這是一把度量“衰老程度”的尺子,可用來量化一個人從疾病中恢復所需的時間。
研究者通過對54.4萬參與者的健康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DOSI與年齡、生活方式、慢性疾病相關,并且人體自我修復時間會隨著年紀的增大而延長。
根據數據趨勢,研究者最終得出結論:機體自我恢復力達到臨界值的時刻,是在120-150歲之間的某一時候,到那時,即使身體健康,人也會駕鶴西去!
如今,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科學家都在探尋長生不老之術,而這項研究卻證實了“人固有一死”的觀點。雖然蠻悲觀,但值得慶幸的是,目前人類平均壽命遠遠未達極限,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人類肯定會活得更長久,所以我們老百姓也大可不必一到35歲就開始自嘆自憐,感慨歲月無情,畢竟在人類壽命的長軸中,35歲,人生才剛開始不久。

二、為什么大多數人都活不到“天年”?人的生命該如何“保鮮”?
自我修復力下降是生命衰老的本質,修復力一旦消耗殆盡,人的壽命就會達到極限。對于35歲以上的人來說,這是否意味著提高自我修復力,就有可能逆轉衰老?
遺憾的是,關于如何提高自我修復力,目前沒有公認的方法論。但我們可以參考另外一個衡量生物衰老的概念——端粒縮短。
端粒是染色體DNA末端的“帽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端粒會逐漸變短,人也會隨之變老。

▲端粒縮短是生命衰老的標識。/圖:網絡
除年齡增長外,生活中很多不經意的事情都會導致端粒縮短,消耗人的壽命,如:
經常食用冰淇淋、薯片、蛋糕、糖果、奶茶等超加工食物,可致端粒明顯縮短。[2]
每天吸煙的人,端粒更易縮短。其中,越年輕或越年老的人吸煙,端粒長度會丟失得更多。[3]
心理壓力大,也會影響端粒的長度。研究顯示,經歷過心理壓力的人,端粒更易縮短。[4]想想在現實生活,中國父母對孩子進行“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的高壓管制,其實是在用孩子的壽命為未來做賭注!
此外,端粒縮短還與失眠、入睡困難、睡眠不足等因素相關,睡得不好,其實也是謀害生命的“兇手”。[5]

綜上所述,端粒縮短與眾多“人為因素”相關,要想延長壽命,方法其實就是大家說爛的大道理:健康飲食、戒煙、放松心情、避免熬夜等,而近日發表在《Aging》上的研究也向我們證實了這個“大道理”的正確性:研究者對參與者進行飲食、睡眠、運動、放松等方面的健康指導,發現參與者8周內生物年齡竟然減少了3.23歲![6]
總的來說,在社會的氛圍中,35歲雖是討人嫌的年紀,但我們不應因此氣餒,畢竟黃忠六十跟劉備、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為丞相、佘太君百歲才掛帥,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有大把時間折騰,只有永不止步地學習,加強體格鍛煉,讓身體更加健康,年齡焦慮就永遠追不上你。
參考資料:
[1]Pyrkov,T.V.,Avchaciov,K.,Tarkhov,A.E.et al.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blood markers reveals progressive loss of resilience and predicts human lifespan limit.Nat Commun 12,2765 (2021).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3014-1
[2]Alonso Pedrero L,et al.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short telomeres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of the SUN project. Presented at: European a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Obesity Annual Meeting; Sept.1-4,2020; (virtual meeting).
[3]Latifovic L,Peacock SD, Massey TE, King WD.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Consumption,Cigarette Smoking,and Physical Activity on Leukocyte TelomereLength.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 2016;25(2):374‐380. doi:10.1158/1055-9965.EPI-14-1364.
[4]S S Drury, K Theall,M M Gleason,A T Smyke,I De Vivo,J Y Y Wong,N A Fox,C H Zeanah,C A Nelson.Telomere length and early severe social deprivation:linking early adversity and cellular aging.Molecular Psychiatry.DOI:10.1038/mp.2011.53
[5] Tempaku P,Hirotsu C,Mazzotti D,Xavier G Maurya P,Brietzke E,Belangero S,Poyares D,Bittencourt L,Tufik S.Long sleep duration,insomnia,and insomnia with short objective sleep duration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short telomere length[J]. J Clin Sleep Med,2018,14:2037?2045.
[6]Kara N.Fitzgerald1,Romilly Hodges,et.al.Potential reversal of epigenetic age using a diet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a pilo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AGING.https://doi.org/10.18632/aging.20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