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運已拉開帷幕,高鐵上吃什么成為每位長途旅客必然要面對問題。那么,跟隨我們走進北京地區高鐵動車盒飯的生產配送基地,實地揭秘高鐵上的盒飯到底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吧。順便看看實物圖,好好想想路上吃什么。
資料圖
北京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餐食生產基地,基地占地4萬多平方米,內部共有食品生產加工設備7000多臺,負責北京鐵路局100多對高鐵列車的餐食生產。基地日均生產餐食2萬份。
基地生產樓分為肉食處理區、蔬菜處理區、熟制區、包裝區、檢測區等。
蔬菜加工車間
蔬菜區,工人用一只小刀將每棵菜的菜梗與菜葉劃開
新鮮的蝦仁
師傅正在烹制的宮保雞丁。熟制車間的工作是“燉、煮、炒、蒸、烤、油炸”,但這里沒有明火,是用蒸汽等加熱食物
熟制區,工人正在裝盒梅菜扣肉
制作冷鏈餐的重要環節是降溫。經過兩次降溫,將熟制食物溫度降到0-4攝氏度左右,便于運輸
即將入蒸箱的包子
檢測區里工作人員正在對蔬菜等原材料進行檢測,分析農藥殘留、新鮮度等,若不合格就會從源頭淘汰
餐食制作完成后,還需要經過三個檢測環節。首先是金屬檢測,看看有沒有清潔球的鐵絲等;然后是重量檢測,保證餐食標準;最后是X光異物檢測,看看有沒有小石子等非金屬異物。
所有餐食都要“留樣”,保留時間是保質期72小時再加上48個小時。即便送上火車,超過72小時還沒有銷售的餐食,就要進入銷毀程序。
據介紹,春運期間,北京京鐵列車服務公司根據不同線路及沿線區域性飲食風俗習慣和旅客用餐需求,生產7個價位(10元-99元)18個品種的各類餐品。但45元盒飯的產量最多,占到一半以上。詳情如下:
10元餐:香菇素包、芽菜醬肉包、豆沙包;
15元餐:辣子肉丁套餐、肉燒海帶套餐、素三鮮餡餅、面條;
30元餐:素燒三鮮套餐、干炒牛河、三鮮蝦仁包;
45元餐:梅菜扣肉套餐、紅燒肉套餐、剁椒魚套餐、宮保雞丁套餐、土豆牛腩套餐;
65元餐:杏鮑菇燒牛肉套餐、水晶蝦仁套餐;
99元餐:黑椒牛仔骨套餐。
高鐵盒飯
為讓大家充分體驗中國傳統美食風味,基地還對各種餐食采取傳統手工方式制作,確保色、香、味、形俱佳,讓旅客享受舌尖美味。你想好吃哪種套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