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5月19日電(記者 陳靜)年輕時視力一直很好的劉奶奶幾年前出現視力模糊的癥狀,今年,視力不斷下降。60歲的劉奶奶以為是老花眼,誰知卻是白內障“作祟”。
上海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主任陳旭19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老花眼和白內障都是晶狀體出了問題。很多老年人都會像張奶奶一樣誤將白內障當作老花眼。陳旭建議中老年人,在出現眼部問題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排查相關的眼部問題。
陳旭解釋,老花眼是晶狀體的調節能力隨著年紀的增長而逐漸減弱,看近處事物會出現看不清、模糊等情況,而看遠處事物時則相對清晰。這樣的癥狀一般會在40~45歲的時候悄悄出現,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嚴重。

而白內障不僅是由于晶狀體失去調節能力,還出現了渾濁。患者看事物時就像是眼前有一面布滿灰塵的玻璃一樣。一般情況下,白內障會在60歲左右出現,隨著年紀的增長會感到視物越來越模糊。
這位專家指出,區別老花眼和白內障可以從視物能力上區分。老花眼看近處視物模糊,看遠處視物與過去一樣,配上老花鏡后視力會得到恢復。白內障無論看近處還是遠處事物都比較模糊、復視、重影,即使戴眼鏡也不會有改變。
陳旭告訴記者,不少老人在白內障初期,出現視力模糊的情況時,以為是老花而沒有放在心上,進而耽誤白內障的治療。他直言,過“熟”的白內障可能會誘發青光眼等嚴重的并發癥,增加手術的風險和難度。
不過,如果老花和白內障同時存在該怎么辦?陳旭告訴記者,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通過對人工晶體的選擇,可以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讓眼睛重返青春,無論是看近還是看遠,都能擁有好視力。
記者在采訪了解到,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探索開展眼科日間手術的高效診療模式,給繁忙的上班族帶來了便利。十院眼科主任徐鼎告訴記者,對于符合“快速康復”范疇的眼科疾病,患者看病和上班并不沖突,只要在門診做好檢查,眼科日間手術中心可以提供“即做即走”的治療,工作日中午來接受治療,順利的話可以不耽誤下午上班。
剛剛完成眼內注藥的張先生對記者說,他以日間手術的方式接受四次治療,視力從0.4提高到了0.8,視物變形癥狀有所好轉,工作也未受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