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或可治療一種罕見肺病
科技日報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4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大鼠身上進行的研究顯示,超聲波可能成為治療一種罕見肺部疾病的新方法。該疾病會導致肺部和心臟動脈血壓升高,從而增加心力衰竭的風險。同時,研究還表明,超聲波療法或許也能治療高血壓。相關研究成果已在新一期《循環研究》雜
科技日報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4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大鼠身上進行的研究顯示,超聲波可能成為治療一種罕見肺部疾病的新方法。該疾病會導致肺部和心臟動脈血壓升高,從而增加心力衰竭的風險。同時,研究還表明,超聲波療法或許也能治療高血壓。相關研究成果已在新一期《循環研究》雜
近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吳秋歌做客新華網《健康大講堂》,吳秋歌表示,慢性支氣管炎重在預防,一旦確診,需及時進行治療。據悉,得了慢性支氣管炎,特點是長期咳嗽,但像得了感冒、慢性咽炎,癥狀也是咳嗽,如何區分疾病之間的不同的癥狀?吳秋歌介紹,不同情況下咳嗽是不一樣的,對于慢性支氣管
53%近年來,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罕見病防治與保障工作,加強罕見病研究、診療和藥品研發供應。據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底,治療45種罕見病的89種藥物已在我國獲批,我國境內可治罕見病數量占全球有藥可治罕見病數量的53%。今年1月8日,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現場談判工作正式結束。本次通
中新網西寧3月2日電 (記者 孫睿)3月2日,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肺高血壓門診正式開診,這也是青海省首家開設該門診的醫院。中組部第22批援青博士團成員,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掛職副院長樊紅光介紹,肺高血壓是一大類以肺動脈壓力增高為特征的心肺血管疾病,往往引起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肺高血壓已經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在2021年世界肺動脈高壓日到來之際,首個《中國肺動脈高壓患者生存現狀白皮書》30日在北京正式發布。該報告是基于中國首個大規模全國性肺動脈高壓患者生存現狀調研結果綜合而成,深入揭示了患者群體的診療現狀、生活質量與疾病負擔。 據《白皮書》調研結果顯示,
中新網廣州4月30日電 (蔡敏婕)《中國肺動脈高壓患者生存現狀白皮書》30日在線發布。上述白皮書顯示,在診斷方面,由于疾病知曉率低、診斷能力不足,導致肺動脈高壓患者確診延遲的不在少數,從出現癥狀至確診所需年限平均為2.2年;而肺動脈高壓患者從確診到起始治療所需年限平均為2.6年。該報告由國家心血管病
日前,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2018-2019年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腫瘤創新藥,在1420家樣本醫院中,進院比例約為25%。這組數據引發了關于“創新藥進醫院難”的熱議。這組數據如何得出?為什么會出現創新藥“進院難”?醫療機構配備藥品受哪些因素影響?如何打通進院“最后一公里”?記者采訪了
日前,市醫療保障局、市人力社保局聯合印發《關于調整規范本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報銷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對本市醫保藥品目錄進行了有進有出的調整,其中將國家增加的119種藥品全部納入本市醫保藥品目錄,將29種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刪除的藥品從本市醫保藥品目錄內刪除。同時,部分藥品報銷范圍進行
中新網武漢1月5日電 (楊岑)“我的新年愿望是暢快呼吸、自由生活。”患塵肺病并在ECMO輔助下接受雙肺移植手術后,27歲的祝安(化名)各項生命體征優良,于5日康復出院。祝安從事石材加工多年,3年前因胸悶氣喘在當地診斷為“塵肺”,被給予間斷吸氧支持治療。2020年以來,他胸悶加劇,發展到無法脫離氧氣來
中新網上海9月28日電 (陳靜 姜蓉)對常人來說,睡個安穩覺不是難事。但對于5歲的小弘(化名)來說,卻是歷經一番坎坷后來之不易的“人生權利”。出生在云南中緬邊境小鎮的小弘,19個月大時因肺炎到當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后發現,小弘患有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十分兇險,可謂“九死一生”,當地無法治療。經過與呼吸
近日,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開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陡然加快。重新返崗后,許多人發現自己出現晚上入睡難、晨間早起乏等一系列睡眠問題及障礙,面臨著作息規律的重新調整定標,而這對于心血管疾病人群更是雪上加霜。如何更深入地了解睡眠,對于心血管患者的健康管理意義重大。睡眠剝奪,心血管最受傷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
今年的醫保目錄調整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后第一次全面調整,也是18年來對所有藥品的一次全面梳理。從歷屆談判數據來看,藥品降價是大勢所趨。而國家組織談判較地方今年的談判無論從數量還是降價幅度來看,都有新突破,充分彰顯國家談判的力度與效度。 “每一分錢都是爭取的焦點”11月28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
國際首個治療肺動脈高壓疫苗研發成功 科技日報訊 (實習記者代小佩)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心內科廖玉華教授團隊研發出國際首個治療肺動脈高壓(PAH)疫苗,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 據悉,團隊研發出國際上首個針對內皮素A型受體(ETAR)的疫苗(ETRQβ-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