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糖尿病日:關于糖尿病,這些說法究竟對不對?
新華社沈陽11月13日電(記者于也童)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主食?無糖食品可以隨便吃?糖尿病并發癥不會很快顯現?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有關專家對關注度較高的這些問題進行了解讀。科學飲食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礎,合理膳食可有效控制血糖。一些糖尿病患者為防止血糖升高選擇每頓飯主食吃得很少甚至不吃。沈陽市第四
新華社沈陽11月13日電(記者于也童)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主食?無糖食品可以隨便吃?糖尿病并發癥不會很快顯現?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有關專家對關注度較高的這些問題進行了解讀。科學飲食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礎,合理膳食可有效控制血糖。一些糖尿病患者為防止血糖升高選擇每頓飯主食吃得很少甚至不吃。沈陽市第四
《中華糖尿病雜志》近期發布了《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4版)》。用了十七個章節,從老年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流行病學、診斷、分型、預防、教育、管理、用藥等多方面,在2021版指南基礎上,對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管理路徑進行了進一步細化和優化。 新發布的中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 強調了哪些營養治療要點?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該病初期癥狀隱匿,病情嚴重時可能導致永久性視力損傷甚至失明。由于不同患者病情進展存在較大差異,每位糖尿病患者患DR的風險和時間難以準確預測。如何高效精準診斷DR并評估其進展風險一直是一大難點。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
楊琨是一位“資深”的糖尿病患者,“糖齡”近36年。1985年,年僅9歲的他被確診為Ⅰ型糖尿病。在上世紀80年代,大眾對糖尿病的認知較少,全家人通過買書自學了解糖尿病。回憶起小時候的控糖經歷,楊琨說:“三餐前和睡前都要驗尿糖,18滴班氏液加兩滴尿液,然后用酒精燈燒,燒完了根據顏色判斷血糖高低。”到現在
給您提個醒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糖尿病并發癥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專家表示,應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預防糖尿病。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新華表示,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涉及
聯合國糖尿病日將至 切記六字抗“糖”口訣給您提個醒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糖尿病并發癥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專家表示,應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預防糖尿病。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
抑郁竟能勾起糖尿???是真的老張今年滿60歲,從原來呼風喚雨的工作崗位上退休了。突然沒有人可指揮,老張心里別提多失落了。一晃五個月過去了,他從最初的盼有舊人來,到不愛講話,身體疲乏,早上也醒得很早,人也變得忽胖忽瘦。到醫院一查,竟被診斷為糖尿病。醫生說是和老張情緒抑郁有關。抑郁也能導致糖尿?。拷裉?,火
腹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風險特別高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最新發布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2.8%,比2017年公布的統計數據10.9%,足足上升了1.9%!據此推算,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數為1.298億!廣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袁戈恒糖友的困擾,主要來自糖尿病引起的各種并發癥所帶來的威脅。近日歐洲糖尿病年會上有專家指出,男女糖友患上各種并發癥的風險并不相同。法國一項隊列研究對14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長期隨訪,發現糖腎在男性中進展更快,更易進入需要透析或腎移植的終末期階段。據分
愛喝高糖飲料,突發重病讓他驚呆了 患糖尿病多年 小伙竟不自知 門診觀察 福州晚報訊 昨日,25歲的小張出院。在兩周前,他因為腹痛被送往搶救室,被查出糖尿病的急危重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這時他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案忻啊睕]在意 腹痛查出重癥 小張在工廠工作,平時經常熬夜,愛吃外賣,還喜歡喝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