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功解碼手部運動“神經地圖”
記者23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牽頭的研究團隊成功解碼手部運動的“神經地圖”。他們通過觀察獼猴抓東西時的腦部活動,首次發現獼猴大腦運動皮層中存在一種類似定位系統的神經編碼機制,能在抓取過程中實時追蹤手部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就像手機導航顯示移動軌跡一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
記者23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牽頭的研究團隊成功解碼手部運動的“神經地圖”。他們通過觀察獼猴抓東西時的腦部活動,首次發現獼猴大腦運動皮層中存在一種類似定位系統的神經編碼機制,能在抓取過程中實時追蹤手部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就像手機導航顯示移動軌跡一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
科技日報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醫學》雜志2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一種手術植入的腦機接口系統能通過精準偵測和解碼癱瘓患者的神經元活動,轉為“手指動作”,使其可在電子游戲中自如駕駛虛擬四軸飛行器。在美國有超過500萬人患有嚴重運動障礙。雖然患者的許多基本需求能得到滿足,但他們的社交
科技日報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張佳欣)德國柏林夏里特醫學院研究發現,人類神經元并不像小鼠的神經元那樣以環路形式傳遞信息,而是主要沿著一個方向進行通信。這一機制提高了人腦處理信息的效率和能力。相關成果發表在最近的《科學》雜志上。 大腦新皮層是關系人類智力的關鍵結構,厚度不到5毫米。在大腦最外層
【人才強國新征程】腦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顱內惡性腫瘤,年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有3~8人,5年病死率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惡性腦膠質瘤究竟是如何產生的?這一直是個科學難題。長期以來,醫學界因為找不到腦膠質瘤明確致病因素,無法對癥下藥,導致患者平均生存期僅為15個月。2022年,金鳳實驗室腦疾病發育起源
腦機接口,是指在人類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創建直接連接,進而實現大腦和計算機之間直接通信。 近日,國內外兩條有關“腦機接口”的科技新聞刷新了眼球,并引起人們廣泛關注。 1月29日,由美國人埃隆·馬斯克領導的腦機接口公司,即“Neuralink(神經連接)”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稱,其在28日完成向患者
科技日報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神經科學》雜志報道,一項新研究證實,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的功能性超聲(FUS)技術可以成為一種“在線”腦機接口(BMI)的基礎,這種BMI可以讀取大腦活動,通過用機器學習編程的解碼器破譯其含義,從而控制一臺延時極短、可準確預測運動的計
就在剛剛過去的9月,意大利神經科學家安德里亞·沃爾特拉宣布在人腦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細胞。據沃爾特拉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論文所述,這是一種對大腦功能至關重要的新型細胞。這種細胞存在于小鼠和人類大腦的多個區域,在結構和功能上表現出混合性質。此外,這些細胞對記憶以及大腦對運動的控制具有增強作用。多年來,沃
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一種通過血管輸送的超小型、超柔韌的電子神經植入物可記錄大鼠大腦深處的單個神經元活動。這項技術可作為與大腦深部區域的長期、微創生物電子接口。腦機接口(BMI)可實現大腦與外部電子系統之間的直接電氣通信。BMI讓大腦能直接控制假肢等裝置或調節神經、肌肉功能,這可